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慢性肝病,由于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发生,慢性肝损伤引起的肝慢性变形和硬化。由于肝细胞坏死,残留的肝细胞结节再生、结缔增生和纤维形成。可能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病、感染细菌、脾胃功能亢进、腹水、癌症
成都宝芝堂著名老中医老中医学识渊博,在中医理论和临床上都有深厚的造诣,对中医脾胃理论有着深刻的见解,他以脾胃理论为指导,治疗肝硬化,。现将其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治肝先治脾,自创软肝煎
首先看到了肝病治脾的方法,其中说:“见肝之病,知肝当传到脾,所以先实脾气”。然后张仲景在那里还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等精辟论述。于是后世遂有“脾为后天之本”之说,是金元医学大家李东垣非常重视脾胃,创“补土派”之先河。孙荣德成都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工作40多年。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许多国际和各种奖励,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肝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以脾胃理论为指导冠心病、慢性结肠炎,子宫脱垂,所有疑难疾病,如重症肌无力,都取得了满意的。“软肝解毒”是治疗肝病的常用理论,由健脾祖方四君子汤加利湿通络,分别分别浊的四川山脉和行气化移、解毒退黄的黄皮叶。全方位用药平淡中正,方药看似平常,但临床应用却屡建奇功。治疗肝硬化的软肝煎是在慢肝六味饮的基础上去除黄皮叶,加褚实子、地鳖虫,丹参,鳖甲组成,方中龟甲虽有软坚散结之功,但苔腻者即去之不用,防止其腻滞阻碍脾胃运化,这方药性平和,用于治疗易生变性肝硬化,至于,临床应用屡用屡效。
肝病顽疾,贵能守方有恒方
肝硬化是一种难治性疾病,病根深厚,病程长。在这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每多兼症或变症,若治疗过程多次更方,屡变治则,没有一个中心,往往很难奏效。治疗本病,尽管病证变化多端,以软肝煎为主,兼证兼治,随证加减,永不放弃健脾的宗旨,守方有恒,久服自见效果。伴有肝炎的,加黄皮叶;阴虚者,选加生地、女贞子、桑椹子、石斛、龟板;兼气滞者,加佛手片,素馨花;兼外感者,加上草;血瘀甚至,选加田七、郁金;脾虚湿困者,去褚实子、菟丝子、地鳖虫、鳖甲,防止其妨碍脾胃运化,并加入五爪龙,怀山药以增强其益气健脾的力量;黄疸,去褚实子、菟丝子、地鳖虫、鳖甲,加葫芦茶、生薏苡仁、田基黄利湿退黄;动血者,地鳖虫,去傈僳子,鳖甲、丹参,选择旱莲草,仙鹤草紫珠草等凉血止血。
急则治其标,衰其大部分停止
腹水出现肝硬化,如果正气没有大虚,攻逐法还是可以用的,所谓急则治其标,但是不能攻击它太多,大部分时候,当衰停止了,十枣汤、舟车丸等有攻击达猛的嫌疑。邓氏的治疗方法是取单味甘遂,用甘草煎浓汁浸泡,晒干研究成细末,放入肠溶胶囊吞咽,每服1~2g,第二天用健脾益气剂补充,防止攻击过多,气虚甚至可炖吉林参或高丽参以补充活力。若病人虚甚不任攻击者,可先调补其正气,再予攻伐。成都肿瘤医院主任老中医认为,健脾益气之剂是较好的护肝药,若病情需反复逐水攻击,则辅以反复健脾益气,攻邪辅正兼顾,可保邪消除,正气不至大虚,促进病情愈合。
预防微杜渐,谨慎护肝阴
成都老中医老中医认为肝硬化治疗,肝阴未受伤预后较好,肝阴损伤预后往往较差,因此注意肝阴的治疗非常重要。虽然健脾是治疗这种疾病的主要方法,但选药应该是平淡的。故方虽选四君,但以性味平和的王子参易性味稍温的参;补肾不需要温燥的仙茅、杜仲,而且用温润的镊子;活血化瘀不需要桃仁经、红花、三棱、峨术凶猛,用凉血活血养血的丹参;行气疏肝不需要劫阴柴胡木香,而是用轻灵佛手片和素馨花,用量要轻,处处体现护肝阴的原则。黄疸也不能过用茵陈等,以免过利伤阴。
老中医主任说,肝硬化虽然属于中医症积累的范畴,但也不能轻用温燥破血的产品,攻瘀破血过猛,不仅消耗肝阴,而且容易引起大出血,不能粗心大意。滋养肝阴的方法,认为不宜过于滋腻,以妨碍脾胃。因为脾胃是气、血、津液化生的源头,脾胃损伤则缺乏化生源。因此,应选用楚实子、女贞子、石斛等养而不腻的产品。若肝阴消耗已严重,则可酌情选用生地、麦冬、桑椹、龟板代滋养肝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