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宝芝堂中医馆专家唐善先指出:目前我国有12000多种中药材和万余个中药处方,尽管中药有着很好的疗,效,但由于复杂的化学成分、广泛的药理作用,致使临床药效定位、药物控制标准及配伍规律往往不明确。这就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把散落的数据组织起来,搞清处方的活性组分结构和方剂配伍奥秘。
那种单纯依靠中药治好肿瘤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利用中药辅助治疗肿瘤才不失为科学的态度。比如,传统中药黄芪、芦笋、女贞子、仙灵脾可促进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复,保护肾上腺和骨髓功能。民间被视为毒药的“砒霜”中,可提取出一些有效成分,从静脉注射到血液中就可以治疗某些类型的白血病。部分中药还能很好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远期疗,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稳定或缩小肿瘤组织。大量的临床病例证明,佐以中医中药,癌症患者10年生存率可以提高15%。
一个事实是,中医中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走入误区,甚至出现浮夸风。提起目前市场上某些大肆宣传的抗肿瘤药物,唐善先主任十分气愤。他认为,这些夸大的、不负责任的宣传,是在拦路抢劫和谋财害命。而许多患者偏听偏信,过分受广告诱导和误导,结果往往丧失了有利的治疗时机。同样地,有人因此动辄提出废弃中医,更是偏激和无知的表现。中药完全可以调理肌肤,扶正祛邪,平衡阴阳,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中医中药在抗肿瘤中是大有作为的,问题是,中医药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甘当‘配角’,乐于‘助攻’,不可偏离‘辅助’二字。临床无数事例早已说明,科学合理地辅以中药,可明显降低放化疗反应,促进手术恢复,减少复发转移,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成都知名老中医唐善先
从事中医临床诊疗三十余年,学及中西,博采众家,不断融汇各派中医精华;对各种疑难杂症的诊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和肿瘤复发转移为特色,近年来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并提出以“带瘤生存”为治疗观点,体现了抗肿瘤治疗的务实思维。中晚期癌症患者即使出现大量胸水、腹水或骨转移、肝转移等情况,如能及时进行全身有效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仍可获得较长期生存。打比方说:“慢性病中的糖尿病、高血压,服用降糖药、降压药能缓解症状,而病还在,但人舒服了,这叫‘带病生存’,与‘带瘤生存’是一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