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宝芝堂中医馆肿瘤名医唐善先指出:早期胃癌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胃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幽门螺杆菌检测。早期胃癌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遗传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息肉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手术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式干预。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取活检。检查时医生将内镜经口插入胃部,通过高清摄像头发现微小病灶。胃镜能识别黏膜颜色改变、糜烂或隆起等异常,对可疑区域进行活检可提高检出率。胃镜检查前需禁食,过程中可能引起轻微不适,但无创技术如磁控胶囊胃镜可减少痛苦。
2、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分析胃镜获取的活体样本明确病变性质。病理科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异型性、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确定是否为胃癌及分化类型。早期胃癌病理特征包括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癌细胞,未侵犯肌层。该检查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决定性意义,但需结合其他检查排除转移。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内镜、CT和MRI等技术。超声内镜可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和周围淋巴结转移,对早期胃癌分期至关重要。CT检查能发现胃壁增厚或远处转移,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有助于判断肿瘤与周围器官关系。这些无创检查适用于评估病情进展,但难以发现黏膜层微小病变。
4、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检测通过血液检查筛查胃癌风险,常用指标包括CEA、CA19-9和CA72-4。这些蛋白质在部分胃癌患者血清中浓度升高,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确诊。该检测更适合监测治疗效果和复发,单独使用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高危人群可定期检测辅助早期发现。
5、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检测通过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或血清学方法确认感染。该菌是胃癌重要诱因,根、除治疗可降低癌变风险。碳13尿素呼气试验无创且准确率高,适合筛查后干预。但幽门螺杆菌阳性不代表已患胃癌,需结合胃镜检查排除实际病变。阳性患者应接受规范抗菌治疗并定期复查。
成都宝芝堂中医馆名老中医-唐善先
唐善先,从事中医临床诊疗三十余年,学及中西,博采众家,不断融汇各派中医精华;对各种疑难杂症的诊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和肿瘤复发转移为特色,近年来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并提出以“带瘤生存”为治疗观点,体现了抗肿瘤治疗的务实思维。中晚期癌症患者即使出现大量胸水、腹水或骨转移、肝转移等情况,如能及时进行全身有效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仍可获得较长期生存。
同时强调,中医药应当在肿瘤早期并且还要全程参与治疗,而不应该当做晚期肿瘤患者的“稻草”。提高中医药的治疗参与率,有助于提高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观念上摈弃肿瘤的“过度治疗”或重复治疗,使无法治、愈的肿瘤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而“带瘤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