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栋安中医医院是由上海市卫健委批准设立的大型康复护理特色中医医院,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拥有高压氧舱、64排螺旋CT、有创/无创呼吸机等大型医疗设备。
我院重点建设康复病区、中西医结合病区、老年痴呆病区、重症监护病区等多个特色病区。将现代康复技术和传统康复治疗方式相结合,由专业医护团队制定中西医结合方案。
院内护工团队持证上岗贴身照护,提供翻身、擦洗、喂饭、陪同检查等日常所需服务。餐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并兼顾特殊人群需求,定制个性化膳食服务。环境温馨舒适,无障碍空间设计,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等多种房型满足不同需要。
协爱在上海建立多家分院,打造连锁品牌,可满足医、康、护、养等不同需求。以专业、优质的服务,助力病友乐享健康生活。
详细地.址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宝安公路7弄9-10号,收费范围合理适中,能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
预约参观详询:021-57133120
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康复护理与双器官保护
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长期高血压损伤肾脏血管,导致肾功能下降,而肾功能不全又会加重水钠潴留,进一步升高血压,形成“高血压-肾损伤”恶性循环,表现为头晕、头痛、尿量减少、下肢水肿、血肌酐升高,科学康复需同步“严格控压+保护肾功能”,延缓肾病进展,减少心肾并发症风险。
一、双病评估与康复目标
1.评估方法:
-高血压评估:每日监测空腹、睡前血压,目标控制在<130/80mmHg(肾病3期以上可放宽至<140/90mmHg);记录血压波动诱因(如情绪激动、盐分摄入过多);
-慢性肾脏病评估:检测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提示肾功能下降)、尿常规(尿蛋白阳性提示肾损伤),判断肾病分期(1-5期);
-并发症评估:排查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低钠血症)、贫血(血红蛋白<120g/L),这些会加重心肾负担。
2.康复目标:早期(高血压1-2级+肾病1-2期)以“自主控压+饮食管理”为主,中期(高血压2-3级+肾病3-4期)侧重“药物调整+并发症预防”,晚期(高血压3级+肾病5期)以“透析配合+全面照护”为主。
二、分阶段康复护理
1.早期康复(高血压1-2级+肾病1-2期):
-血压与肾功能协同管理:
-用药规范:遵医嘱服用长效降压药(如缬沙坦、氨氯地平),优先选择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如ACEI/ARB类);每日固定时间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饮食调整:低盐饮食(每日≤3克),避免咸菜、酱肉、加工食品;适量摄入优质低蛋白(每日0.8-1.0g/kg体重,如鸡蛋、鱼肉、豆制品),减少肾脏代谢负担;
-生活与运动管理:
-作息调整: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熬夜易导致血压波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争吵,减少血压骤升诱因;
-轻度运动:选择散步、太极拳,每次20-30分钟,每周3-5次,运动强度以“心率不超(220-年龄)×60%”“无头晕、乏力”为宜,避免剧烈运动。
2.中期康复(高血压2-3级+肾病3-4期):
-血压强化与肾病干预:
-血压监测与调整:每日监测血压4次(晨起、上午、下午、睡前),记录血压变化;若血压>140/90mmHg,及时联系医生调整降压方案,避免血压持续升高加重肾损伤;
-肾功能保护:遵医嘱服用护肾药物(如尿毒清颗粒),促进毒素排泄;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止痛药),用药前咨询医生;
-并发症预防与生活适配:
-电解质与贫血管理:每周复查血钾、血钠,高钾时减少香蕉、橙子等高钾食物;贫血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贫血症状;
-水分管理:根据尿量调整饮水量(每日饮水量=前1日尿量+500ml),避免尿量过少导致毒素蓄积;下肢水肿时抬高患肢15-30°,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促进水肿消退。
3.晚期康复(高血压3级+肾病5期):
-透析配合与全面照护:
-透析管理:若需血液透析,每周3次,每次4小时,透析后按压穿刺部位15-20分钟,避免出血;若需腹膜透析,每日更换透析液,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腹膜炎;
-血压控制:透析期间密切监测血压,遵医嘱调整降压药剂量,避免透析中血压波动过大;
-全身支持与护理:
-营养支持:给予优质蛋白(每日1.0-1.2g/kg体重),保证能量摄入;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粥、蛋羹、鱼肉泥),少食多餐,避免胃肠负担;
-基础护理:协助翻身(每2小时1次)、拍背,预防压疮与肺部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时涂抹润肤露,避免皮肤瘙痒(肾病毒素蓄积导致)。
三、中医辅助与长期管理
1.中医辅助干预: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穴位按摩,选取调节血压的太冲、曲池穴,保护肾功能的肾俞、三阴交穴,每个穴位按压3-5分钟,每日2次;辨证使用中药调理,如肝阳上亢兼肾虚者给予平肝潜阳、益肾方剂,气虚血瘀者给予益气活血方剂;配合中药泡脚(如菊花、钩藤、丹参煮水),每次15分钟,每日1次,促进血液循环,辅助稳定血压。
2.长期管理:
-定期复查:每1-2个月复查血压、血肌酐、eGFR,监测心肾功能变化;每年进行1次全面体检,排查心、脑、血管等靶器官损伤;
-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饮用浓茶、咖啡(可能导致血压波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时用力导致血压升高;
-自我监测:日常观察尿量、水肿变化,若出现尿量骤减、水肿加重,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