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以前孩子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大脑还无法控制排尿行为,再加上膀胱括约肌没有发育好,排便的良好习惯也没有养成,很多孩子都会出现尿床行为。随着孩子各个器官的发育越来越完善,尿床行为也会逐渐消失,如果此时还在床上“画地图”,家长就要警惕是不是遗尿症了。
什么是“遗尿症”?
儿童遗尿症是指儿童3岁以后夜间仍然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也就是‘尿床’,每周2次以上,持续3个月以上。
孩子总尿床是什么原因?
1、家族遗传:尿床也能遗传,如果父母有一方或者双方都尿床的话,孩子尿床的几率高达77%。
2、膀胱容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膀胱基本发育成熟,储尿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如果孩子膀胱功能障碍,储尿液量减少的话,晚上就很容易尿床。
3、睡眠太沉:有些孩子白天不睡,晚上晚睡,或者玩耍太累,导致睡眠太沉,虽然有了尿意,但是迷迷糊糊的醒不来,一不小心就尿床了。
4、饮食不当:有些孩子饮食不当,喜欢睡前喝水或者吃一些利尿的食物,晚上尿液过多、尿频严重,就容易出现尿床的现象,正常情况下,晚上小便一次即可,但是一旦吃了含水分较多的食物,晚上必须起来四五次,稍不留神就会尿床。
5、精神紧张或者压力太大:有些孩子精神紧张,比如跟父母远离、刚刚分床睡、被父母打骂训斥、睡前看了恐怖片等等,都会增加尿床的发生。还有些孩子刚升小学,学习压力太大了,也容易出现尿床的情况。
6、疾病因素:也可能是疾病因素导致的,比如遗尿症、尿路感染、尿路先天畸形、脊柱裂等等,都会导致尿床的发生。
尿床对孩子的伤害不仅表现在生理上,在心理行为方面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如果孩子过了5周岁,还频繁尿床,一定要尽早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千万别让尿床误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