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有好几种,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但自免肝可能少有人听到过,这是一种什么病呢?其实,自免肝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简称,是一种由异常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以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血清自身抗体阳性及对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好为特点。过去曾认为自免肝在我国罕见,但近年来,由于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免疫学检查方法的提高,临床上发现该病患者不断增加。
蔡女士,今年50岁,已婚,今年3月因“皮肤瘙痒3月,乏力、纳减、尿黄半月、肝区不适”来到武汉同普肝病医院就诊。通过一番交流,武汉同普肝病医院潘运华主任得知蔡女士既往无肝炎病史,无肝炎家族聚集现象,无输血及血制品,无酗酒史,近期服用中药一月余。为了更加了解蔡女士的身体情况,潘运华主任便安排护士带其去做详细的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蔡女士的肝功能指标明显偏高,在排除了病毒性肝炎后,通过自身抗体检测发现其为阳性,其他自身抗体均阴性,蔡女士被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为了帮助蔡女士更快恢复健康,潘运华主任根据她的身体情况,决定采用源头治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方法来进行平衡免疫治疗,即:从根源上对病情进行治疗,减少对人工合成激素的依赖,从免疫平衡着手治疗,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平衡体内的免疫细胞,修复免疫缺陷的肝细胞组织,阻断肝脏的持续损伤,改善肝脏的微生态环境,源头阻断肝脏继续受损,解决自免肝终生服药的问题。
近期,蔡女士来院复查,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恢复正常,各项指标也都恢复了正常。在得知自己获得了临床康复效果后,蔡女士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潘运华主任告诉蔡女士,可不能因现在康复了就出现大意的情况,还是要定期复查,防止病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