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痛风,很多人第1反应是尿酸太高了导致的,就是尿酸太高析出尿酸盐,尿酸盐沉积在关节部位,损伤关节,引起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的。但是,痛风急性发作的过程并非如此。
尿酸水平升高,确实会析出尿酸盐,一般不会触发痛风,免疫系统与尿酸盐处于“敌不动我不动”两者相安无事的状态。但如果尿酸水平突然升高或者降低,身体就会立即察觉到尿酸盐的存在,并立即启动免疫系统,派出白细胞吞噬尿酸盐,在这一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炎性因子,这些炎性因子会导致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
也就是说,高尿酸并不是导致痛风发作的直接原因,尿酸水平波动过大才是!
在痛风发作后,第1时间服用降尿酸的药物,导致其体内的尿酸迅速下降,尿酸降幅过大,免疫系统释放大量炎性因子导致痛风症状加重。
痛风急性发作怎么能缓解?眉山痛风医院治疗
尿酸水平突然下降会引发痛风症状,因此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降尿酸是很不明智的,只会加重痛风症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止痛,待痛风进入稳定期后,再平稳降尿酸。
1、痛风急性期要先止痛
痛风一旦发作非常痛苦,止痛是首选要做的,临床患者痛风引起的红肿热痛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
秋水仙碱:很多人会想到秋水仙碱,确实秋水仙碱可抑制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缓解痛风症状,但秋水仙碱会引起呕吐、腹泻以及神经肌肉病变等。
非甾体抗炎药:主要有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美洛昔康等,这类药物抗炎、止痛效果更好,而且性更高,目前临床更加服用这类药物来止痛。
糖皮质激素:有相关禁忌症或者服用秋水仙碱与非甾体抗炎药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注意这类药物大,需要小剂量短期服用,症状缓解后立即停药。
2、痛风稳定期这样降尿酸
痛风急性发作一般在2周后进入稳定期,临床常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丙磺舒以及抑制尿酸合成的非布司他、别嘌醇等药物来降尿酸。一般来说,痛风患者降尿酸的目标是360umol/L以下并长期保持稳定,如果出现痛风石的患者为了促进痛风石溶解,则需要将尿酸控制在240umol/L到300umol/L。
在此过程中注意3点:
降尿酸的过程一定要平稳,每月降低60~80umol/L为宜,降幅太大容易诱发痛风;
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同时,注意同时服用小剂量的非甾体抗炎药物,这样来预防痛风急性发作;
合理饮食很关键,可以适量食用高嘌呤的蔬菜,但要远离大鱼大肉、动物内脏和贝类海鲜以及果汁、酒、碳酸饮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