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化疗达到把体内的肿瘤细胞进行杀死的目的。化疗存在,这与其机制相关,肿肿瘤细胞的特点就是增殖快,不受机体的程序性凋亡控制,从而形成肿瘤。化疗药物的机制是杀灭处于增殖期,尤其增殖快的细胞。往往是不分敌我,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的增殖比较旺盛的组织细胞,如:白细胞、毛囊细胞、胃肠道黏膜细胞等,这些组织细胞的损伤就造成了化疗过程中常见到的:白细胞下降、脱发、恶心呕吐等等。那么,化疗毒有哪些?有什么表现?化疗反应越大,化果就越好吗?有哪些影响因素?中医如何应对?
化疗常见毒副反应有哪些?有什么表现?
1、肿瘤化疗常见毒副反应
主要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手足麻木、肝肾功能损害等。
2、肿瘤化疗毒副反应表现
周身疲乏无力
精神萎靡、出虚汗、嗜睡等。
免疫功能下降
化疗的药物会损害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下降,这便会给带来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骨髓抑制
多数的化疗药物都会引起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甚者还有红细胞、血色素下降等。
食欲下降
的饮食量明显减少、并且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很多化疗药物通过刺激胃肠道粘膜引发上述症状。
炎症反应
发热、头晕、头痛、口干、口舌生疮等这是化疗后常见的副反应。
心脏毒性
部分化疗药物可产生心脏毒性,损害心肌细胞,出现心慌、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气短等症状,甚至出现心力衰竭。
腹泻
这属于化疗的。一般如果是轻度腹泻,可以吃点助消化的药物。如果腹泻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建议停止化疗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化疗认识误区:化疗反应越大,化果越好!
在化疗的过程中,很多都有一个疑问,就是化疗反应越大,化果就越好吗?这也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其实,这种看法是大家的一个认识误区,化疗的与没有直接的关系,不是说化疗越大,治果就越好,也不是化疗没有,治疗的效果就不好。化疗的与自身的体质有关。不是每个化疗期间都会有,也不是每个产生的都一样。化疗的常见有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脱发、口腔溃疡等。有的可能会恶心、呕吐,有的可能会脱发、口腔溃疡等,都和自身身体素质和自身差异有关的。
化疗毒副反应大小有别,有哪些影响因素?
1、化疗药物本身的毒副反应大小或有差别
比如“铂剂”、“紫杉”、“蒽环类”的反应要相对大一些。再如,同样是“铂剂”,有些胃肠道反应重一些,有些骨髓抑制重一些。药物剂型也影响副反应大小,口服“氟尿”制剂副反应明显低静脉制剂,“紫杉”类多种剂型的副反应大小不一样。
2、化疗副反应与药物剂量强度、疗程、用药方式也有一定关系
药物剂量大多是根据病人的体表面积计算的,但用多少还是有些差异,副反应也就可能不一样,还有用药时间越久副反应越明显。口服、灌注、介入等方式化疗毒副反应要较静脉化疗小一些。
3、化疗毒副反应“因人而异”!
每个人的耐受性不同,有些病人晕车、晕船,化疗时的胃肠道反应就要大一些,还有些病人心理状态不是很好,化疗前就开始恶心、呕吐。
中医如何认识化疗?如何应对化疗毒?
中医认为,化疗主要损伤气血,使肝肾亏损,脾胃失调,累及骨髓。因此,治疗当以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为主。
在化疗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化疗对身体损害。化疗期间,可以利用中药来进行治疗,这对改善肿瘤的病情有利。
化疗可能出现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脱发、手足麻木、血象下降等,此阶段中医药可以根据的不同症状采用个体化治疗,可有效减轻化疗带来的,缓解症状,保证生活质量,使化疗得以顺利进行,防止化疗后病情恶化。如果肿瘤身体对化疗不敏感,没效果,应及时更换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