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很多女性不仅担心血块的颜色,还担心血块的数量和形状,甚至认为自己患有癌症,因为她们流出深紫色的血块。其实女性月经中也有类似猪肝色的血块,主要是肝血不足引起的。
为什么月经会有血块?
月经血量因人而异,通常在30cc到120cc之间,平均在50cc之间,月经第二天可能是多的。月经血不会凝固,与普通出血不同,不是鲜红血,而是深红色,略粘血,即使偶尔混合小血块也是正常现象,但经常排出猪血块,异常应注意。因为月经血是增殖子宫内膜剥落时的出血,子宫内膜本身是由子宫内膜细胞中的纤溶酶和其他成分溶解而形成的。如果纤溶酶和其他成分的量分泌不足,有时会以块状排出。
暗紫色血块代表哪里可能有问题?
月经血一般为深红色,除血液外,还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和阴道上皮细胞脱落。月经血的主要特点是不凝固,因为开始剥落的子宫内膜中含有大量的活性物质混合到经血中,使经血中的纤溶酶原开始转化为纤溶酶,在纤溶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裂解成流动的分解产物。同时,子宫内膜组织中含有其他活性酶,可破坏许多凝血因素,也阻碍血液凝固,因此月经血变成液体排出。
偶尔出现小凝血块是正常的,但经常排出猪肝色的血块是异常的,需要注意。由于纤溶酶和其他活性酶的分泌不足,经血就像猪血块的血块。纤溶酶原本是由肝脏合成的,符合中医所说的肝藏血理论。肝血不足或肝郁导致气滞、血瘀等因素,会使经血变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