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结直肠癌,从生活习惯和重视体检入手

肖瘤医生互联网医院

相较于很多癌症的“狡猾”难防,肠癌显得“笨拙”一些。它的发生发展大多会经历“小息肉—腺瘤性息肉—癌前病变—癌”这一过程,可长达10年。

若本就有肠癌家族史,或长期多发肠息肉、患有溃疡性肠炎,都属于肠癌的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发病征兆,如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经常腹痛、右中下腹发现肿块、贫血等。

防治结直肠癌,要从生活习惯和重视体检入手:

1、45岁后肠镜筛查

建议45岁以上人群进行肠镜检查,如果一切正常,可3~5年后复查;若判定为高危人群,则应1~2年后再查。

2、避免“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

“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

建议以鱼、禽、瘦肉、低脂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红肉;

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

增加绿叶类和根类蔬菜、水果的摄入;

注意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如菌类、鲜豆类、笋类;

多吃新鲜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品。

3、保持排便通畅

长期便秘患者肠道内存在大量干结的粪便,可持续刺激直肠黏膜,造成慢性炎症,久之可能引发肠息肉。

便秘患者可以通过每天定时蹲便,来培养排便习惯,久了会形成条件反射,到了时间就会产生便意,胃肠道也会出现推进性的蠕动。

另外,上厕所不要带手机,无论蹲厕、坐便,如厕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有便秘的人不宜超过10分钟。

4、尽量避免久坐

多项研究发现,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结肠癌一半以上死亡风险,而运动是证据级别高的健康生活方式。

改变久坐不动的状态,每隔40分钟起身活动2~3分钟。每周运动3~5次,每次至少30分钟,慢跑、游泳、健步走都是不错的方式。

5、摄入足够的水分

建议养成晨起喝杯温水的习惯,成年人每天饮水不应少于1500毫升,有助促进肠道蠕动。

来源肖瘤医生:https://xiaoliuyisheng.cn/html/zixun/1395.html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运用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病、脾胃病、抑郁症、长期失眠、过敏性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类疑难杂症。

擅长:中医辨证论治为理论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中西医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与驱邪相结合,治疗肺肿瘤、胃肿瘤、肝肿瘤、食道肿瘤、肠肿瘤、乳腺肿瘤等各种肿瘤。

擅长:食道肿瘤、胃肿瘤、十二指肠腺肿瘤、胰腺肿瘤、结直肠肿瘤等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治疗;治疗肺肿瘤、肾肿瘤、肝肿瘤、前列腺肿瘤、乳腺肿瘤、卵巢肿瘤、恶性淋巴瘤、骨肉瘤等恶性肿瘤;治疗中晚期各类肿瘤,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对减少恶性胸腹水有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