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作为恶性肿瘤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并不陌生,它与手术、化疗并称为肿瘤治疗的三大治疗手段。具有保留器官及功能,杀敌精准,又不伤及无辜的优点。但是,随着应用的广泛推广问题也随之而来,临床显示放射治疗也会带来毒副反应,比如放射性肺炎,需要引起患友们的重视。
肖瘤医生特邀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兰东强主任医师,为大家解析放射性肺炎的相关问题。
兰东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擅长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头颈部肿瘤及胸部肿瘤,尤其对放射性肺炎、放射性直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深厚的经验。
什么是放射性肺炎?
兰东强主任表示,放射性肺炎不同于感染引起的肺炎,它是肿瘤放疗过程中部分肺组织不可避免的受到照射损伤后的炎症反应,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理变化表现为急性期的渗出性炎症反应和慢性期的广泛肺组织纤维化。
研究数据表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约5-30%,其中,严重肺炎发生率在10-20%,死亡率高达50%。即使是无症状肺炎,也会造成肺储备功能的下降。
哪些患者容易出现放射性肺炎?
通常来说,肺部肿瘤、纵隔肿瘤、食管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或胸部其他部位的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后更容易发生放射性肺炎。
兰东强主任提示,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照射部位、照射剂量、照射野大小、分割方式、患者基础肺功能和其双肺体积大小及不同患者之间的个体性差异等均有密切关系。
1、受照射部位
上肺及近纵隔的肺组织较下肺及周边肺组织更易发生放射性肺炎。
2、受照射剂量
当放射剂量<15Gy时,很少发生放射性肺炎;若>60Gy则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肺炎。
3、受照射肺的面积
剂量相同时受照射肺组织面积越大,发生率越高。
4、分割方式
总剂量相同时,分割次数越少,总疗程越短,放射性肺炎的发病率越高。
5、合并化疗
放疗前或放疗期间作化疗会促使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某些化疗药与放疗同时使用时,除对肿瘤有增敏作用外,也提高了正常组织的放射敏感性。化疗时即使是小剂量照射也可能发生严重的放射性肺炎。
6、其他
长期抽烟、肺部的健康状况不良、老年及儿童、女性易发生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炎有哪些危害?
1、影响生存质量
兰东强主任表示,放射性肺炎常伴有刺激性、干性咳嗽、伴气急、心悸和胸痛,不发热或低热、偶有高热。还容易产生呼吸道感染而加重呼吸道症状,重者可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
更有甚者可出现肺部广泛、严重纤维化,一旦发展至纤维化,往往使得呼吸功能严重受损,形成不可逆性改变,从而影响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加重患者的痛苦,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2、影响肿瘤治疗效果
放射性肺炎确诊后,首先必须停止放疗。因此发生放射性肺炎不仅限制了治疗的实施,同时使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大大降低。兰东强主任表示,放射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决定了患者治疗疗效及其预后程度,程度越重治疗效果及预后越差。
3、肺部继发感染
急性放射性肺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肺泡间隔水肿等等,患者会出现发烧,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一般根据患者体质不同,症状也有所差异。
兰东强主任提醒,如果出现呼吸道异常症状需要及时就医,配合医生治疗,避免耽误病情,延误Z佳治疗时机。
如何科学预防和治疗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虽然不低,但科学的预防方法可以减轻放射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及时的治疗可以增加放射性肺炎的概率。
1、个体化的放疗方案
对于医生来说,在制定放疗方案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肺功能等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放疗方案。
兰东强主任表示,放疗时选择的化疗药物,要选择对于肺组织影响小的药物。对于高龄、肺功能差、病变位于下肺且范围广的患者,尽量不要同步放化疗;此外需严格掌握单次及总照射剂量与照射面积。
2、调整生活方式
对于患者来说,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的食物,加强锻炼,预防感冒的发生。
除此之外,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放疗中、放疗后注意肺功能的锻炼,吸烟的患者需要戒烟,避免粉尘、油烟、二手烟等接触,因为细菌感染是很强的诱发放射性肺炎的因素。
3、药物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的放射性肺炎,可以通过激素、抗生素等抗炎治疗,并输注维生素促进上皮细胞修复。吸氧、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也可改善患者的症状。
兰东强主任表示,对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基本上是不可逆性的。所以,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且更有效。有研究显示免疫调节剂可以有效帮助放疗患者预防和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虽然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放疗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兰东强主任表示,总体来说,放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对于放疗可能带来的毒副反应,只有及时做好“防治”措施,才能减轻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肖瘤医生:https://xiaoliuyisheng.cn/html/zixun/1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