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经济条件和物质生活得到了快速改善。无形中,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明显加快。人与人之间竞争激烈,思想观念冲突较多。许多紧张因素和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刺激日益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因此,情绪异常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是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长期以来一直危害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是一种心理和情绪疾病。这种疾病是一种心理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兴趣减少、主动性下降等精神运动迟滞症状,可出现焦虑、身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抑郁症的原因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轻度影响日常生活,严重患者以自杀为终结果。
情绪疾病不同于其他疾病。情绪异常引起的疾病有其独特的表现和规律。就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样·三因篇云: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先从脏腑郁发,形于四肢,为内因。
中医认为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是情绪内伤。由于情绪障碍、愤怒、思考、悲伤、悲伤、恐惧、内脏功能失衡、肝气郁结、脾脏失去健康、心脏失去、肾精华不足等,由于内脏气血阴阳紊乱,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病情可急可缓,病位在脑内,涉及五脏,以心、肝、脾、肾为主。早期以气机失调为主,常兼有血瘀、火盛、痰结、食滞等,多为实证。由气血、气血阴阳耗伤,由实转虚,虚证为多。疾病初期,脏腑功能损伤较轻,及时清除病因,调节情绪,预后良好。如果情绪因素长期无法消除,脏腑功能严重受损,病情延迟难以愈合,预后较差。
广义的抑郁症,包括外邪和内伤的致病因素,导致气血运行抑郁。狭义的抑郁症是指情绪不适、气机抑郁、情绪抑郁、胸部抑郁、肋骨疼痛等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作者在这里以狭义的抑郁症作为辩证的讨论。
辨证治疗
1.肝气郁结
主要症状:胸胁胀痛,院闷不舒服,暖气过多,食欲不振,大便干燥。舌苔薄白脉弦。
治疗:疏肝解郁,理气安神。
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醋炒柴胡9g,陈皮9g,川芍9g,醋制香附9g,积壳9g,白芍9g,炙甘草3g;明显的两次胁胀痛,加佛手9g,香附9g,郁金9g;暖气频作者加旋花9g,苏梗9g;茯苓12g,木香6g,焦三仙30g。
2.肝郁化火
主要症状:急躁易怒,怕热汗,口苦而干,头痛目赤,耳鸣如雷,吵闹泛酸,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治疗:清肝泻火,健脾安神。
方药:加味逍遥散加减。
牡丹皮3g,桅子3g,柴胡12g,当归12g,白芍10g,茯苓12g,白术12g,薄荷3g,生姜5g;口苦便秘明显者加黄芩9g,黄连9g;嘈杂吞酸者加黄连9g,吴茱萸3g;头痛明显,加钩藤12g,菊花9g。
3.气滞血郁
主要症状:精神抑郁、胸胁或胃痛、头痛、固定部位、四肢或冷或麻木、失眠。舌头暗或紫色,有瘀斑、脉弦或涩。
治疗:活血祛瘀,解郁安神。
处方药:血府逐疲汤加减。
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黄9g,川芍5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柴胡3g,枳壳6g,甘草3g;明显疼痛加延胡索6g,香附3g,郁金6g;身体麻木的人加桂枝6g;肢冷者加乌药6g,木香6g。
4.肝郁脾虚
主要症状:抑郁、胸闷、消瘦、疲劳、食后腹胀或咽部不适。如果有异物,吞下就吐不出来。舌淡苔白或薄白,脉弦虚。
治疗:疏肝解郁,健脾安神。
方药:逍遥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
柴胡12g,当归12g,白芍12g,获菩12g,白术12g,甘草6g,生姜5g,薄荷3g,半夏12g,厚朴9g,紫苏叶6g;舌苔厚腻的人加瓜12g,竹茹6g;有胀痛者加香附3g,木香3g;纳差明显的三仙30g,砂仁6g。
5.湿热内蕴
主要症状:情绪波动、抑郁或易怒、两个威胁、口干、口苦、心烦、失眠、呕吐、腹胀、大便。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
治疗:清热除湿,疏肝理气。
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6g,桅子9g,黄芩9g,柴胡6g,泽泻12g,生地黄9g,当归3g,车前子9g,生甘草6g。热重者加黄连9g;湿者去黄苏加茯苓12g,薏苡仁15g;腹胀明显者加茯苓12g,半夏12g;失眠者加珍珠母15g,龙齿15g。
6.心阴亏虚
主要症状:精神抑郁、忧虑、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健忘、疲劳、口干咽干、口舌溃疡、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治疗:滋阴补血,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生地黄30g,人参9g,玄参15g,丹参15g,茯苓12g,五味子15g,远志15g,桔梗9g,当归15g,麦冬15g,天冬15g,柏子仁30g,酸枣仁30g;失眠多梦者加乌藤9g;心悸明显g,枸杞子15g等等;大便干结者加黑芝麻15g,生首乌9g。
7.心脾两虚
主要症状:多思善疑、心悸、失眠、健忘、头晕、疲劳、面色萎黄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
治疗: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
人参15g,白术30g,黄芪30g,当归3g,茯苓30g,远志3g,酸枣仁30g,龙眼肉30g,木香15g;抑郁症患者可以加佛手9g,郁金9g;见手足不温,怕冷的加肉桂6g,杜仲12g。
8.肝肾阴虚
主要症状:情绪低落、易怒、抑郁、胸院疼痛、腰膝酸痛、咽干眼干、失眠、心烦、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治疗:滋养肝肾,疏泄肝气。
方药:一直煎加减。
生地黄30g,沙参l0g,当归10g,枸杞子12g,麦冬l0g,川楝子5g。
9.忧郁悲伤: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伤懒惰,或时不时伸展,或易怒喊叫,舌淡苔薄,脉弦细。
治法:养心安神,解郁悦志。
方药:甘麦枣汤加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炙甘草9g;麦冬9g;人参3g;小麦30g;大枣白芍9g柴胡12克龙骨12克黄芩人参桂枝茯苓各4.5克清半夏6克牡蛎10克大枣6枚
笔者认为,整体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点和优势。中医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中医的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总结了许多有效的处方。治疗情志病证的基本原则是疏肝健脾、疏肝理气、养心健脾、理气化痰、安神定志等。逍遥丸、半夏厚朴汤、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安神定志丸、温胆汤、归脾汤、甘麦大枣汤等。常用的中药有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远志、酸枣仁、龙骨、牡蛎、半夏、陈皮、烤甘草、五味子、红芍、红花、丹参、菖蒲、郁金等。
中医诊断:郁证、肝郁脾虚。辨证为心虚胆怯、脑神失养、肝郁脾虚、神秘痰蒙。治疗即疏肝解郁,温胆健脾,祛痰安神。逍遥丸用于温胆汤。中药处方如下:柴胡15克、桂枝12克、赤芍15克、白芍20克、半夏12克、姜10克、陈皮12克、积壳15克、竹茹15克、远志15克、人参6克、石营蒲15克、烤甘草8克、红枣5克、煎两次、分两次。用药后3天,头痛和身痛减轻,用药5天,失眠改善,食欲增加,面色红润。用药3周后,疾病得到控制。然后根据患者的变化,给予加减处方治疗,5周后可以正常工作,停止服用中药。
抑郁症是药物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心理治疗。清代林佩琴的《类证治裁》说,怀抱不适,遭遇不遂,怨旷积累,思想在心,无法解决,各种抑郁,各推其原治之,强调以情解郁。情绪异常,易变生他证的发生,同时影响情绪疾病的预后。若情绪调节顺畅,气血和平,病情好转。若情绪异常波动,常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在心理治疗中,常采用开到安慰法、顺从欲法、修性、暗示治疗等方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医在治疗此类病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情绪,缓解各种躯体症状,调节睡眠,不仅突出,少,而且持久。特别是在治疗的同时,从情绪调节开始,会事半功倍,鼓励患者多参加体育和娱乐活动,建立广泛的爱好,以移情易性。引导患者规律生活,适当劳逸。预防情绪内伤,避免忧愁,正确对待各种事物,使之心胸开阔,乐观豁达,是预防本病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