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前腹痛怎么了?或者卵巢黄体破裂!如果女性在月经周期的第20-27天,特别是月经前一周左右,突然出现严重的下腹痛,疼痛持续加重,并伴有肛门肿胀、总是大便等症状,应高度警惕,不要冒险,应立即去医院。
卵巢黄体是什么?
一个正常的育龄妇女平均每月排卵一次,卵子在卵巢内。排出后,血凝成血块,填充在卵子的原始位置,即血液。血液中含有一种充满黄色颗粒的颗粒细胞,它不断增加,使血液的外观变黄,即黄体。黄体有寿命。卵子排出后7~8天,黄体发育达到高峰。如果卵子不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0天开始萎缩。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新的月经周期又开始了。
在黄体的发育过程中,卵巢表面的小血管可能会被碰巧破坏,因此黄体内部出血会导致内压升高和破裂。黄体破裂多发生在月经周期的后一周,即下一次月经前一周。由于腹腔破裂,血液流入腹腔,可引起一系列症状。突出的表现是腹痛,一开始主要是下腹部疼痛,然后如果受损血管小,出血少,出血可以停止,腹痛可以逐渐减轻,一段时间后疼痛消失。
什么异常会导致卵巢黄体破裂?
黄体是女性排卵后卵泡转化为血管丰富的腺样机构。正常情况下,黄体内有少量出血,但如果出血过多,可能会增加黄体内的压力,导致自发性破裂。如果女性下腹受到冲击,剧烈跳跃、奔跑、用力咳嗽或排便,腹腔内压突然升高,也会导致成熟黄体破裂。此外,女性官在性生活中扩张充血,黄体张力升高,男性动作粗鲁,女性下腹部受到强烈冲击,也会导致黄体破裂。
黄体破裂主要发生在月经中期后1周内,症状不同,发病时可出现下腹痛,轻度可出现轻度下腹痛;严重疼痛严重,血液流向腹腔,引起持续腹痛,甚至可能发现出血性休克,治疗不及时,会有生命担忧。
卵巢黄体破裂莫剧烈运动
一旦确诊为卵巢黄体破裂,一般可保守治疗出血少、症状轻微的患者,但在此期间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超声和血色素检查结果。对出血多、生命体征不稳定、保守治果差的患者,应尽快进行手术,避免发生事故。
值得提醒的是,患有卵巢黄体破裂的妇女再次破裂的可能性增加。为避免再次发病,应特别注意月经周期后期的自我保护,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