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合肥天使儿童医院开展了一场“幸福天使”宝妈交流会,本次宝妈交流会由心理老师邓玉华担任主持,院长王振玺,医务科主任陈莲,护理部主任谢玉唯、康复老师田娟娟以及多位患儿家长受邀出席。
今天做分享的小朋友叫睿睿,快3岁了还不说话,也不会喊“爸爸妈妈”,有需求时不会用语言表达,孩子的社交、认知能力也落后于同龄人。家长带孩子来院检查后,孩子确诊儿童孤独症并伴有轻度智力发育迟缓,在院治疗了三个疗程,孩子进步明显。
交流会上,睿睿的妈妈跟大家分享了孩子的进步与成长,不仅增强了其他患儿家长们的信心,也让家长们收获了很多康复经验。
妈妈说:“我不盼孩子以后能考上多好的大学,我只希望孩子健健康康,能够融入社会,能够正常的去上学,上一年级。刚来院时,张清主任告诉我们,一般三个疗程会有明显效果。没想到一个疗程后,睿睿就开口说话了,而且进步很明显。我真的非常感谢合肥天使的医生和康复老师,他们给了我更大的希望。”
“睿睿现在可以认识很多物品,偶尔还会冒出英文单词。一次突然给我说“one”,我就接着说”“two”,他就说“one、two”,我们竟然形成了对话,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讲到此处,睿睿妈妈不自觉流露出当妈的骄傲和孩子进步的喜悦,以及对于孩子未来康复所抱有的迫切希望。
“睿睿回家后,我用卡片教他,他就会撒娇不愿意学习。我就改变了方法,早起带孩子到菜市场去,认菜、认鱼、教他怎样付钱,主动说谢谢。时间久了,睿睿可以认识很多菜,“妈妈妈妈,西瓜西瓜”他还会这样和我说自己想吃的东西。“是的,孩子的康复除了医院的努力,家长日常对孩子的引导也很重要。
现场,我们可以看到,睿睿非常乖巧的在妈妈旁边陪着,在妈妈的引导下还给大家说:“现在我都进步了,我都不会吐口水了。”听到孩子还有些含糊的话语,现场的家长们都非常感动的为睿睿鼓掌。
睿睿的这些变化其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质变是由量变积累而成。有些家长会疑惑“为什么康复老师每天都在重复的教着孩子某些动作,某些词.汇。”其实老师想让孩子学会的不仅仅是某个动作或某个单词,而是让孩子获得学习的能力,用量变促进质变。
交流会尾声,合肥天使儿童医院院长王振玺代表医院为睿睿妈妈送上鲜花、牛奶以及爱心援助基金,他表示:“听完睿睿妈妈的分享,我们也很感动,很高兴在医院和家长的努力下,孩子有这么大的进步。未来,我们也将全力以赴,为患儿的健康竭尽所能。祝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早日康复,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