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不由自主地眨眼、皱眉、抽鼻子、耸肩是什么原因?
如果孩子反复出现这些动作,家长们需要警惕是!
一、抽动症的病因与类型
抽动障碍是指在儿童青少年阶段,出现不自主、无目的、反复的单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群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其他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自残和强迫障碍。
抽动症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精神因素、身体因素、遗传因素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和发育问题有关。
目前,一般认为抽动症的发生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基础,其表现形式明显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症状的波动与紧张、焦虑因素、疲劳、感染等有关。
二、抽动症有三种常见的类型
01.发声性抽动
实际上是累及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当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抽动时就会发出声音,
简单发声抽动如“哦、哦、啊”等,也可以表现为清嗓、干咳、吸鼻、吐痰、犬吠等声音;
复杂的发声性抽动表现为不自觉地重复无意义的单词或无缘无故地骂人,这是少数抽动症的首发症状。
02.运动性抽动
指面部、颈肩和四肢肌肉出现不自主、突然的收缩运动,表现为频繁眨眼、皱额头、噘嘴、缩鼻、伸舌、张口、摆头、点头、伸颈、耸肩、挺胸等表现。
随着病情的发展,表现形式将从简单的抽动发展到复杂的抽动,发生频率也会增加。
03.混合性抽动
指同时有发声性抽动和运动性抽动,抽动症状发生频率不断增加。约30%出现秽语症或猥亵行为。多数每天都有抽动发生,少数的抽动呈间断性,但发作间隙期不会超过。病程持续迁延,对的社会功能影响很大。
三、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抽动症?
孩子是否有抽动症,需要家长和医生共同孩子的行为习惯以及身体表现。
孩子是否有异常表现,例如:孩子往往会重复某些动作,比如眨眼、面部扭曲、吸气等,容易让人认为是无心的习惯行为。但如果这些动作频繁出现且无法遏制,可能就是抽动症状。而且这些动作通常会伴随有声音,包括喉咙哼哼声、鼻子哼声、深吸气等等。
孩子的情绪状态,因为抽动症是与情绪相关的疾病。孩子可能会有焦虑、紧张、过度劳累等情况,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抽动症状的发生。而且抽动症状也会让孩子感到尴尬、羞愧和自卑,可能会让孩子的情绪进一步恶化。
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会进行身体和神经系统的检查,以确定孩子的症状是否符合抽动症的标准。在抽动症之前,医生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例如是运动异常、自闭症或者是脑损伤等。
在确诊了孩子的抽动症之后,需要及早进行治疗。这包括一些非药物方法,例如行为治疗、认知方法等,以及一些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用于减轻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可能导致一些不好作用,需要医生和家长共同协商决定是否需要给孩子使用药物。
总之,抽动症是一种需要引起家长和医生的疾病。如果孩子有频繁的不自主的运动,伴随有声音或者奇怪的动作,以及不稳定的情绪状态,建议及早寻求医生的帮助确定问题所在,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抽动症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一些迷茫的家长。更多关于抽动症的问题,也可以直接点击,咨询我们的值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