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认识、案例与防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影响下肢动脉血流的慢性疾病,通常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进而引发肢体缺血症状。作为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在下肢的表现,这一病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并且与不良生活方式、糖尿病、吸烟、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因素密切相关。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出现与多种因素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糖、高饱和脂肪饮食、缺乏运动、体重超标等,都会增加患病风险。此外,糖尿病、吸烟、高血压和高血脂被公认为是下肢动脉疾病的四大杀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风险可增加3至5倍,并且病变往往更为严重。吸烟会导致动脉收缩,加速动脉硬化形成,加重肢体缺血。长期高血压和高血脂则分别引起血管损伤和血液黏稠度增加,进而引起血管狭窄。
症状与分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通常随着病变的加重而逐渐明显。初期,患者可能会感到患肢皮温降低、怕冷,或轻度麻木,活动后易疲劳,肢端易出现足癣感染而不易控制。随着病情发展,进入间歇性跛行阶段,患者在行走数百米至数十米后会出现下肢疼痛,多为小腿肌肉酸痛,休息后可缓解。进一步恶化则进入静息痛期,即使在不运动时也会有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更为严重。较终,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组织坏死,出现溃疡和坏疽,甚至需要截肢。
案例分析
案例一:方先生,68岁,近一年来每走一段路后左腿总是感觉酸胀疼痛,伴有乏力感,稍作休息后好转。但症状逐渐加重,行走100米就需停下休息。夜晚休息时,腿部也有疼痛感。造影检查显示股浅动脉长段闭塞,伴管壁高度钙化。经过下肢动脉造影、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方先生的血流恢复通畅。术后,他遵循医嘱,戒烟、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以预防疾病复发。
案例二:万某,男,50岁,左下肢间歇性跛行3个月。在某医院查下肢动脉彩超示左侧腘窝动脉闭塞。经过口服药物治疗和静点消炎药、改善循环类中药,症状无减轻,行走疼痛反而加重。就诊时,行走50至100米即出现左下肢腘窝憋胀疼痛,左小腿疼痛。经中医诊断为湿热瘀滞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给予清热化湿、活血通脉的中药治疗,症状明显改善,每天行走5000步而无明显疼痛感。
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和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戒烟、合理安排膳食,多食用低盐、低糖、高纤维素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进行适当的步行锻炼,每日散步60分钟,可增加患肢侧支循环的形成,改善缺血。注意足部护理,保暖,避免肢体受伤,但不可用暖水袋暖脚或热水泡脚,以防烫伤。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增长生活质量。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类似症状,请及时就医,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
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武侯大道双楠段217号,是一家经当地卫生部门批准的专业的成都血管病专科医院,多年来专注血管疾病(脉管畸形、静脉曲张、老烂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脉管炎、静脉炎等)为很多患者解决疾病带来的困扰,是一家深受当地百姓信赖的成都血管病专科医院!
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拥有重点学科的良好人才团队,同时,医院引进微创技术“ETVV静脉腔内综合治疗体系”,针对下肢静脉曲张有着专业的治疗方法。
医院以“患者第1”为院训,始终坚持医院的公益性质,以“尽量满足患者合理化要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到各项措施中,把维护人民的健康权益放到第1位,力求做到西南地区血管病标杆医院。
如果需要医生视频、语音分析讲解血管疾病,可来电问诊028-87387736,搜索:cdcsxgb001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订阅号,了解更多下肢血管疾病,获取血管病的治疗方案及相关健康知识,提前预约挂号就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