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疼痛拉响警报!这三种病需警惕

郑州痛风风湿病医院

脊椎疾病:身体支柱的“抗议”

脊椎,作为人体的中轴骨骼,是整个身体的支柱,承担着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和神经等重要功能。一旦脊椎出现问题,后背疼痛往往是直接的信号,它就像是身体发出的紧急警报,提醒我们关注脊椎健康。

椎间盘突出是引发后背疼痛的常见脊椎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弹性变差,就像老化的轮胎一样,容易出现问题。再加上长期久坐、过度劳累、姿势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破纤维环,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引发疼痛。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神经根时,疼痛会沿着神经走行的方向放射,不仅后背会疼,还可能伴有下肢的麻木、无力,严重影响日常活动。比如,办公室白领小李,长期坐在办公桌前对着电脑工作,一坐就是一整天,久而久之,他就经常感到后背疼痛,尤其是在弯腰或长时间久坐后,疼痛加剧,有时还会出现腿部的放射性疼痛,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

脊椎炎也是不容忽视的脊椎疾病。它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椎及其周围组织。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患者在早期可能会感到下背部或臀部疼痛、僵硬,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时,症状较为明显,活动后会稍有缓解,但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会逐渐加重,甚至会影响到整个脊柱,导致脊柱畸形、活动受限。强直性脊柱炎就是脊椎炎的一种典型类型,它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好发于青少年男性,除了后背疼痛外,还可能伴有骶髂关节疼痛、髋关节疼痛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的话会导致患者残疾。

内脏病变:身体内部的“暗潮涌动”

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系统,各个内脏器官相互关联、协同工作。当内脏发生病变时,疼痛信号有时会“曲折”地传递到后背,让人误以为是后背本身的问题。这种来自内脏的疼痛信号,就像是身体内部的“暗潮涌动”,不易被察觉,却可能隐藏着重大的健康隐患。

心脏疾病是引发后背疼痛的常见内脏病因之一。以心绞痛为例,它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当心绞痛发作时,疼痛不仅局限于胸部,还常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甚至会延伸到后背。这种后背疼痛通常具有特定的特点,多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寒冷、饱餐等情况下诱发,疼痛性质一般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就像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背上,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可在几分钟内迅速缓解。如果出现频繁发作且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的情况,很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前兆,这是极其危险的信号,必须立即就医,否则可能危及生命。比如,一位患有冠心病的老人,在清晨晨练时突然感到后背一阵剧痛,同时伴有胸闷、气短、出汗等症状,休息后也未缓解,家人紧急将其送往医院,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幸亏送医及时,经过紧急治疗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肺部疾病也可能导致后背疼痛。肺炎是肺部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当肺部炎症累及胸膜时,会引发后背疼痛。这是因为胸膜上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炎症刺激胸膜,产生的疼痛信号通过神经传导至后背。患者除了有咳嗽、咳痰、发热等典型的肺炎症状外,还会感到后背疼痛,尤其是在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会明显加剧。肺癌同样不容忽视,它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当肿瘤侵犯胸膜、胸壁或肋骨时,会引起后背疼痛。肺癌引发的后背疼痛初期可能表现为隐痛、钝痛,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的剧痛,且在夜间更为明显。如果是同一位置反复疼痛,更要高度警惕,这可能是肺癌骨转移的信号。比如,一位45岁的男性患者,近期总是感觉后背隐隐作痛,一开始以为是劳累所致,并未在意。但疼痛逐渐加重,尤其是在夜间,常常被疼醒。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肺癌晚期,且已经发生了骨转移,令人惋惜。

肝脏疾病也可能与后背疼痛有关。肝脏位于人体右上腹,当肝脏发生病变,如肝炎、肝癌等,可能会引起右后背疼痛。这是因为肝脏的炎症或肿瘤刺激了肝包膜上的神经末梢,而这些神经与右后背的神经存在一定的关联,从而导致疼痛放射至右后背。肝炎引起的后背疼痛一般为隐痛或胀痛,可能在劳累、生气、暴饮暴食后加重,同时还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肝癌引发的疼痛则较为剧烈,尤其是位于肝脏顶部或后部的肿瘤,除了肝区疼痛外,还会向右后背和肩部放射。例如,一位长期酗酒的患者,总感觉右后背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厌油腻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酒精性肝炎,经过积极治疗,病情才得到控制。

颈椎问题:低头族的“隐形杀手”

在现代社会,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低头族”。无论是在地铁上、公交车上,还是在餐厅、咖啡馆里,随处可见人们低头专注于手中屏幕的身影。然而,这种长期低头的习惯,正悄然成为颈椎健康的“隐形杀手”,引发一系列颈椎问题,进而导致后背疼痛。

当我们长时间低头时,颈椎会承受巨大的压力。正常情况下,颈椎有一个向前的生理曲度,这有助于分散头部的重量,减轻颈椎的负担。但长时间低头会使颈椎处于过度前屈的状态,就像一根被过度弯曲的弹簧,久而久之,颈椎的生理曲度会逐渐变直甚至反弓。这不仅会改变颈椎的力学结构,还会导致颈椎周围的肌肉、韧带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劳损。肌肉和韧带的劳损会进一步影响颈椎的稳定性,使得颈椎间盘更容易受到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弹性降低,纤维环可能会破裂,髓核突出,从而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

当颈椎病变压迫到颈丛神经时,就会引发后背疼痛。颈丛神经由颈部的中点向附近穿出,位置比较浅,散开行向各个方向,包括颈部神经以及后背部神经呈披肩状向下延伸,它负责支配颈部及后背部皮肤的感觉。一旦颈丛神经受到压迫和刺激,不仅颈部会出现疼痛不适,后背部也会产生疼痛。除了后背疼痛,颈椎病患者还可能伴有颈部僵硬、活动受限、上肢麻木、头晕等症状。比如,年轻的上班族小王,平时工作离不开电脑,下班后又喜欢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他总是感觉后背疼痛,颈部也僵硬得厉害,转动时还会发出“咔咔”的响声,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颈椎病,而他的后背疼痛正是由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所致。

为了预防和缓解颈椎问题,我们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首先,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都要让头部、颈部和肩部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弯腰驼背。在使用电脑时,屏幕应与眼睛保持一臂距离,屏幕高度与眼睛平视时的高度相同;坐着时,要选择高度合适的座椅,使双脚能够平放在地面,背部紧贴椅背,下巴微收。其次,要注意颈部的休息和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一下颈部,做一些简单的颈部伸展运动,如左右转头、前后点头、仰头拉伸等,每个动作保持10-15秒,重复3-5次。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放松颈部肌肉,缓解颈椎的压力。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游泳、打羽毛球、练八段锦、打太极拳等,这些运动能够增强颈部、胸部和腹肌的肌肉力量,有助于维持颈椎的稳定性。

对于已经出现颈椎问题的人来说,除了注意日常的保养和锻炼外,还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治疗方法。比如,进行颈部按摩,通过专业的按摩手法,能够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也可以使用热敷的方法,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颈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能够起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如果颈椎问题比较严重,出现了神经压迫症状,如上肢麻木、无力等,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可能需要进行颈椎牵引、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甚至手术治疗。

及时就医:别让疼痛“隐瞒”疾病真相

后背疼痛绝非小事,它可能是脊椎疾病、内脏病变、颈椎问题等多种健康隐患的外在表现。这些疾病初期的疼痛症状可能并不严重,容易被忽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就像前面提到的小李、老人、小王等患者,他们起初都没有对后背疼痛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病情发展,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痛苦和治疗难度。

因此,一旦出现后背疼痛且持续不缓解,或者疼痛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咳嗽、胸闷、呼吸困难、肢体麻木、无力等,务必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各种辅助检查,如X光、CT、MRI、血液检查等,来明确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健康是人生的基石,不要让一时的疏忽和拖延,给健康埋下隐患。关注后背疼痛,就是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治疗,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早中晚各发病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诊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及疑难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擅长:对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痛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独到见解,造诣颇深,擅长应用食疗、运动指导、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性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早中晚不同发病时期的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高尿酸血症、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疾病以及疑难风湿免疫疾病。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