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不自主、反复出现的运动或发声抽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李丽嫱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家长们带来了实用的科普——抽动症儿童如何在家进行康复训练。以下是根据主任建议整理的详细内容。
营造适宜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抽动症儿童的康复至关重要。首先,要保持家庭氛围的和谐与稳定。避免家庭冲突和争吵,因为紧张、焦虑的氛围会加重孩子的抽动症状。家长之间要相互理解、支持,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与安全感的环境。
其次,合理安排家庭生活。为孩子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包括起床、睡觉、吃饭、学习、娱乐等时间。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稳定孩子的生物钟,减少抽动症状的发生。同时,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因为睡眠不足会加重抽动症状。
此外,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和休息环境。减少噪音和干扰,避免过度刺激孩子的感官。例如,在孩子学习和休息时,关闭电视、音响等设备,保持室内安静。
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是抽动症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习惯逆转训练(HRT)是一种有效的行为干预方法。家长可以学习HRT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孩子进行训练。
识别抽动先兆
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抽动症状出现前的先兆,如身体感觉、情绪变化等。例如,有些孩子在抽动前会感到肌肉紧张、瘙痒等。当孩子出现这些先兆时,要及时提醒孩子采取应对措施。
实施替代行为
当孩子出现抽动先兆时,引导孩子进行替代行为。替代行为可以是简单的肢体动作,如紧握拳头、深呼吸等,也可以是放松技巧,如渐进性肌肉松弛法。通过替代行为,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减少抽动症状的发生。
强化训练效果
在训练过程中,家长要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当孩子能够成功控制抽动症状时,要表扬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要避免对孩子的抽动症状进行批评和指责,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肢体运动训练
适当的肢体运动可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有助于缓解抽动症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例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项目。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进行运动,增加亲子互动的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的运动积极性。
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可以增强孩子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例如,让孩子站在平衡木上、单脚站立等。在训练过程中,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保护和支持,确保孩子的安全。
肌力训练
肌力训练可以增强孩子的肌肉力量,改善肌肉紧张和抽动症状。例如,让孩子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训练。训练时要循序渐进,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
心理支持与疏导
抽动症儿童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情绪。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孩子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倾听与理解
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内心感受,理解孩子的痛苦和困惑。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时,不要打断或批评孩子,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回应。
鼓励与肯定
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发挥自己的优势。当孩子取得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心理咨询
如果孩子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家长可以带孩子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改善情绪状态。
饮食调整
合理的饮食对抽动症儿童的康复也有一定的帮助。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搭配,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
避免刺激性食物
要避免孩子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咖啡、巧克力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孩子的抽动症状。
增加营养摄入
要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可以多给孩子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坚果等。
规律饮食
要让孩子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孩子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以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抽动症状的控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李丽嫱主任的科普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抽动症儿童在家康复训练方法。家长要积极配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并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同时,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相信通过家庭和医院的共同努力,抽动症儿童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