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不自主抽动是一种常被忽视的症状,很多人初期只是感到“眼皮跳”,以为是疲劳所致,但若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并逐步扩展至面颊、嘴角,甚至整个半边脸,那就不能再简单对待。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面肌痉挛”。
西安北大医院面神经科肖纪军主任介绍,面肌痉挛是一种慢性神经功能障碍疾病,其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反复、不自主的抽动。它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女性更为常见,但也有部分年轻患者因压力过大、作息紊乱而出现类似表现。
面肌痉挛的典型表现
面肌痉挛通常起病隐匿,早期以眼轮匝肌(即控制眼睑开闭的肌肉)轻微跳动为主,之后逐步波及到面颊部、口角,甚至向下延伸到颈部。当抽动频繁时,会影响到说话、饮食和面部表情的自然呈现。有些患者甚至因为面部的不对称,出现社交障碍和心理困扰。
抽动常呈间歇性加重,容易在情绪紧张、疲劳、熬夜后诱发或加剧。在部分人群中,抽动可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但也有不少患者持续多年,逐渐影响生活质量。
面肌痉挛的成因
导致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多与面神经通路受到刺激或压迫有关。人体面神经起源于脑干,穿行于复杂的血管与骨性通道之间,一旦某些血管位置异常,可能就会压迫到神经,引发异常放电,从而导致肌肉出现不自主收缩。
此外,长期的精神紧张、过度疲劳、面部外伤、某些脑部结构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影响面神经的正常传导,诱发或加重症状。
面肌痉挛是否与“面瘫”有关?
不少人将“面肌痉挛”与“面瘫”混淆。实际上,两者虽然都涉及面神经,但症状完全不同。面肌痉挛表现为肌肉不自主抽动,而面瘫则表现为肌肉松弛、表情迟钝、面部歪斜。二者的起因、发展过程和对生活的影响也不同,需要专业医师判断和区分。
西安北大医院面神经科专注相关病症
作为西安地区专注于面神经疾病的医院之一,西安北大医院设有专门的面神经科,由从事颅面神经研究多年的肖纪军主任,致力于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病症的科学评估与分型管理。
肖纪军主任指出,面肌痉挛并非简单的“眼皮跳”问题,持续性抽动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神经受压或功能紊乱。如果能够在早期引起重视,及时进行科学评估,就有助于减少长期困扰,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