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芳主任介绍:面肌痉挛是怎么引起的?别把它当成普通“眼皮跳”
“眼皮老跳,是不是太累了?”、“脸抽一下没事吧?”这些听起来再平常不过的话,却常常是面肌痉挛早期的表现。上海瑞椿医院面神经科张国芳主任提醒,面肌痉挛不是简单的肌肉问题,而是神经功能失调导致的表现,其中隐藏着复杂的发病机制,值得引起重视。
面肌痉挛,是神经出了问题
面肌痉挛是一种以单侧面部肌肉不自主、反复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早期多从眼角开始,逐渐向嘴角、面颊扩展,严重时影响说话、进食甚至面部对称性。
张国芳主任指出,导致面肌痉挛的原因主要集中在面神经受到异常刺激或压迫。尤其在面神经离开脑干后的走行区域,常见的“罪魁祸首”就是周围的血管。
血管压迫:常见的诱因之一
张主任解释说,当一段搏动性的血管长期紧贴在面神经上,就可能形成持续性刺激。虽然肉眼无法察觉,但面神经在这种反复扰动下,逐渐发生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肌肉抽动。
这种情况常见于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变化、位置移动等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而有些年轻患者也可能因先天结构差异、神经走形异常等出现相同问题。
除了血管,还有哪些可能因素?
除了血管压迫,张国芳主任指出,以下几种情况也可能与面肌痉挛相关:
慢性炎症或感染:如面神经曾因病毒感染(例如带状疱疹)受损,遗留的神经敏感性也可能诱发痉挛。
面神经外伤史:过去有过头部手术或外伤,可能影响神经路径。
结构性异常:部分患者在先天解剖结构上存在易形成压迫的可能。
长期劳累、精神紧张:虽然不是直接诱因,但可加重已有的神经异常状态。
专业评估是关键
面肌痉挛虽然症状表现在面部,但问题的根源在于神经。张国芳主任提醒,单纯靠观察症状难以判断具体病因,建议出现长期面部跳动的患者进行面神经功能检查和分型分析。
在上海瑞椿医院,面神经科配备了面神经分型分层检测系统,可帮助医生评估神经是否存在受压、粘连或功能紊乱,为后续治疗提供明确依据。
面对抽动,早判断比盲目忍耐更重要
“有些患者一拖就是几年,刚开始跳一下觉得没关系,等到发展到整张脸抽动再来看,治疗难度就更大了。”张主任表示,面肌痉挛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避免病情进展、减轻神经损伤。
结语:
面肌痉挛不是小问题,其成因大多与神经受压或功能障碍有关。上海瑞椿医院张国芳主任提醒大家:一旦出现频繁的面部跳动,尤其是单侧反复抽动,应尽快做专业检查,查清原因,才能真正走出长期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