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患者经治疗后,部分人可能仍有口角歪斜,影响外观及进食、说话功能。济南国医堂医院林旭峰主任指出,这种情况可通过针对性干预改善。
一、明确口角歪斜的原因
多与神经恢复不完全或肌肉功能障碍有关。面神经损伤较重时,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需更长时间,导致口角肌肉收缩异常;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可能使神经和肌肉损伤形成不可逆改变;恢复期缺乏有效锻炼,会导致肌肉萎缩或联动,加重歪斜。
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重要手段,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通过鼓腮、吹口哨、嘴角上提等动作,增强口角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专注患侧主动收缩,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配合局部按摩,轻柔按压口角肌肉,促进循环和神经传导。有肌肉联动者,需通过训练区分肌肉运动,避免加重症状。
三、调整治疗方式
康复训练效果有限时,可调整方案。神经恢复慢者,继续用神经营养药物;针灸可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存在肌肉痉挛或联动者,可考虑肉毒素注射调节张力。
神经损伤严重、保守治疗不佳者,可评估手术,如面神经减压术或面部整形手术纠正歪斜。
四、日常护理与心理调节
进食用健侧咀嚼,避免食物残留;说话放慢语速,减少沟通障碍。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
部分患者会因歪斜产生自卑、焦虑,影响恢复。需正确认识恢复过程,保持信心,必要时寻求心理疏导。
面瘫后口角歪斜可通过明确原因、坚持康复、调整治疗及日常护理改善。济南国医堂医院林旭峰主任强调,及时与医生沟通制定方案,避免拖延导致症状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