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发作与外界刺激、身体状态相关,季节带来的温度、气候变化影响发作频率,冬季是临床观察中相对高发的季节,这与冬季气候特征及人体适应反应密切相关。
一、冬季寒冷刺激易诱发神经兴奋
冬季气温低,寒冷空气直接刺激面部,导致血管收缩、肌肉紧张,刺激面神经异常放电,诱发或加重面肌痉挛。面肌痉挛是面神经受压迫或刺激后的异常兴奋,寒冷会增强神经敏感性。北方冬季寒风凛冽,面部保暖不当易引发眼睑、口角肌肉不自主抽搐。
重庆黄泥磅医院高新文主任提到,冬季就诊的面肌痉挛患者增多,不少因未做好面部保暖,频繁受冷风刺激致症状加重,做好防护后症状常能缓解。
二、冬季干燥环境与免疫力下降的影响
冬季干燥,人体皮肤和黏膜水分流失快,间接影响面部神经营养供应,降低神经耐受性。同时,冬季户外活动少,室内空气不流通,气温变化大,易引发感冒等感染,导致免疫力下降,影响神经自我修复,增加发作频率。
此外,冬季室内常开暖气或空调,环境温差大,会刺激敏感的面神经,成为诱发痉挛的潜在因素。
三、其他季节的诱发因素相对较弱
春、夏、秋三季气候对神经刺激较温和。春季偶有倒春寒,但寒冷程度低;夏季需避免空调冷风直吹,整体温热,神经受低温影响小;秋季温差缓和,人体适应性强,发作概率较低。但其他季节并非不会发作,长期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因素下,任何季节都可能频繁发作,只是冬季因叠加因素高发特征更明显。
四、冬季防护的关键措施
面肌痉挛患者冬季需做好面部保暖,外出戴口罩、围巾;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进出时缓慢适应;保持规律作息,适当室内运动,增强免疫力,减少感冒。症状明显加重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