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吃止痛药没用!西安北大医院揭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误区
很多带状疱疹患者在皮疹消退后,仍会长期被一种持续性的剧烈疼痛困扰,这种疼痛就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很多人误以为,只要皮疹好了,病就算好了,疼痛只是暂时的不适,吃点止痛药就能缓解。然而,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愿。西安北大医院神经系统疾病科室的专家提醒:单纯依赖止痛药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延误治疗时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当病毒激活时,不仅在皮肤上形成水疱,更会深层侵袭神经系统,尤其是感觉神经,造成持久性损伤。即使皮肤表面的症状痊愈,神经损伤依旧存在,因此很多患者会在几周甚至几个月后仍感到“钻心的痛”。这种疼痛通常表现为烧灼样、电击样或针刺样,部分患者夜间痛感加重,严重影响睡眠、情绪和生活质量。
不少患者在面对这种持续疼痛时,往往自行服用止痛药、消炎药甚至外用贴膏等方式进行缓解。然而这些方式只能短暂缓解表面症状,对神经系统本质性的损伤并无修复作用,反而可能掩盖病情发展。一些患者在长期服药后出现了耐药、药物负面作用或心理依赖等问题,痛苦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身心负担。
西安北大医院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准确诊断神经损伤程度,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关键。医院引入的三维神经动态检测体系,能够从神经功能、结构、信号传导等多维角度,评估患者神经系统的受损情况,从而为后续的个体化干预提供依据。
在治疗方面,医院在传统神经科治疗基础上,结合先进的神经定向修复疗法,通过对受损神经区域进行精细调控和干预,帮助神经功能逐步恢复。这一方法不仅着眼于缓解症状,更注重从神经源头入手,修复损伤、改善功能、减轻痛感,获得了许多慢性疼痛患者的积极反馈。
需要提醒的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情绪障碍、免疫功能下降等连锁反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远比后期长期忍受疼痛、依赖止痛药更为重要。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需要科学的手段和系统的管理。西安北大医院建议:一旦皮疹消退后仍出现持续疼痛,尤其是烧灼感、电击感等特殊神经性疼痛,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评估,避免走入“止痛药缓一缓”的误区。科学介入,才能真正为患者解痛、助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