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面瘫是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病症,多由病毒感染、外伤等因素引起,其临床表现虽与成人面瘫有相似之处,但因儿童表达能力有限,症状特点需家长格外留意。重庆黄泥磅医院高新文主任指出,及时识别儿童面瘫的表现,对尽早干预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以下是儿童面瘫的主要表现。
一、面部运动功能障碍明显
儿童面瘫直观的表现是面部运动功能异常。发病后患儿常出现单侧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无法完成正常面部动作。比如哭闹或笑时,两侧面部不对称,患侧嘴角下垂、无法上扬,鼻唇沟变浅或消失;闭眼时患侧眼睛不能完全闭合,眼球可能向上翻动,露出白色巩膜,容易出现流泪或眼干症状。此外,患儿鼓腮时患侧口角会漏气,无法正常吹口哨,进食时食物容易滞留于患侧牙齿与面颊之间,需要用手辅助清理。
二、伴随症状因病因不同而异
不同病因引起的儿童面瘫,伴随症状存在差异。病毒感染引发的面瘫,发病前可能出现感冒、发热、耳部疼痛或耳部疱疹等前驱症状。外伤导致的面瘫可能伴随头部或面部外伤史,受伤部位可能有肿胀、淤青等表现。若为中枢性面瘫,可能同时出现肢体活动异常、说话不清、吞咽困难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需格外警惕。
三、特殊表现与情绪影响
低龄儿童无法准确描述不适,常通过行为表现反映病情。部分患儿会出现患侧面部感觉异常,如对疼痛、温度刺激的反应减弱,或偶尔有面部肌肉抽搐感,这些表现容易被家长忽视,需仔细观察。
四、症状进展与严重程度相关
儿童面瘫的症状轻重不一,轻型患儿仅表现为轻微的口角歪斜,闭眼基本正常;重型患儿则出现明显的面部表情肌瘫痪,眼睛无法闭合、嘴角严重下垂,甚至影响正常进食和说话。多数患儿症状在发病后数天内达到高峰,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出现患侧面部肌肉萎缩、联动运动等后遗症,如闭眼时嘴角随之抽动,影响面部功能和外观。
重庆黄泥磅医院高新文主任提醒,儿童面瘫的治疗时机至关重要,早期明确病因并开展规范治疗,多数患儿恢复效果良好。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护患儿患侧眼睛,避免异物进入,同时给予心理安慰,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恢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