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常被人称为“双相障碍”,它像情绪的“过山车”——患者时而陷入抑郁的低谷,被持续的低落、无力感包裹;时而又冲上躁狂的高峰,变得亢奋、冲动,甚至失去理智。这种情绪的剧烈摇摆,不仅让患者痛苦不堪,也让家属揪紧了心,而“能治好吗”这个问题,更是萦绕在他们心头的高频疑问。
首先得明确一个认知: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治好”,不能简单等同于不会复发”。就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样,它属于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精神障碍,但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完全可以实现“临床康复”——让患者的情绪稳定在正常范围,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能够像普通人一样工作、生活、维系人际关系。
南京神康心理医院在双相障碍的治疗上,始终坚持“全周期、多维度”的规范策略。关键是精准诊断,这是后续治疗的基础。医院的精神科专家会结合患者的病史(包括情绪波动的频率、持续时间、具体表现等)、心理量表测评(如杨氏躁狂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甚至必要的躯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引发情绪问题的躯体疾病,避免因误诊影响治疗方向。毕竟双相障碍的躁狂或抑郁症状,有时容易和单纯的抑郁症、焦虑症,甚至精神分裂症早期表现混淆,精准诊断才能让治疗不跑偏。
接下来是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双相障碍的治疗通常分为“急性期”和“巩固维持期”,不同阶段的目标不同。急性期的核心是快速控制症状——如果处于躁狂发作期,需通过心境稳定剂(如锂盐、丙戊酸盐等)或抗精神病药物,缓解亢奋、冲动等表现;若处于抑郁发作期,医生会谨慎选用抗抑郁药物(避免诱发躁狂),同时搭配心境稳定剂稳定情绪。南京神康心理医院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基础状况等,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全程监测药物反应,避免出现严重副反应。
而在症状得到控制的“巩固维持期”,治疗的重点转向“预防复发”。这时除了继续规范服用维持剂量的药物,心理治疗的作用会格外突出。医院的心理科团队会介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情绪波动的“预警信号”(比如躁狂前可能出现的睡眠减少、思维变快,抑郁前的兴趣减退、乏力等),教他们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通过家庭治疗改善家庭支持系统,让家属学会如何正确陪伴、避免无意中刺激患者情绪,这些都能大大降低复发的风险。
不少患者和家属担心“长期吃药有副反应”,其实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定期复查,大部分副反应都是可控的。而且相比病情反复发作对生活的破坏,规范治疗的收益要大得多。南京神康心理医院也会通过药物管理教育、生活方式指导(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帮助患者在治疗中保持生活质量。
当然,患者和家属的主动配合也很关键。治疗过程中擅自停药、减药,或者忽视情绪波动的“小苗头”,都可能让之前的治疗成果前功尽弃。但只要能和医生建立信任,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双相障碍患者都能实现稳定的生活。
所以说,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虽然棘手,但绝非“不治之症”。它更像一场需要长期应对的“情绪管理战”,而南京神康心理医院这样的专业机构,能成为患者和家属身边的“战友”——用精准的诊断、规范的治疗、全面的支持,帮助他们稳住情绪的“过山车”,让生活重新回归平稳与秩序。只要不放弃,希望就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