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或间歇性血尿也是尿结石梗阻的常见表现。结石在输尿管内长时间停留,会如同粗糙的异物,不断摩擦输尿管黏膜。黏膜下的血管较为脆弱,在结石的反复刺激下,极易破裂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便形成了血尿。
血尿的严重程度不一,轻者可能仅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尿液中红细胞增多,即镜下血尿;重者则肉眼可见尿液呈淡红色或洗肉水样,也就是肉眼血尿。有些患者可能会发现尿液颜色时而变红,时而又恢复正常,这就是间歇性血尿的表现。这种血尿不仅让患者感到担忧,还可能提示肾脏和输尿管正面临进一步损伤的风险。
再者,反复尿路感染的风险显著增加。由于结石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尿液在输尿管和肾盂内淤积,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细菌在这种富含营养物质的滞尿中大量繁殖,进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反复的尿路感染会进一步加重输尿管和肾脏的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形成溃疡,使病情陷入恶性循环。
慢性肾脏积水也是结石嵌顿伴持续梗阻的严重后果。随着梗阻的持续存在,肾盂肾盏内的尿液无法顺利排出,压力逐渐升高,肾盂肾盏被迫持续扩张,就像气球不断被吹气一样。在这个过程中,肾实质受到不断增大的压力压迫,逐渐变薄。肾实质是肾脏发挥正常功能的关键部分,其变薄意味着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
如果梗阻长时间得不到解除,肾脏功能将逐渐受损,从轻微肾功能下降,发展到严重时的肾衰竭,患者可能需要依靠透析或肾脏移植来维持生命。比如,通过超声或CT检查,可以清晰地看到患者肾脏的肾盂肾盏明显扩张,肾实质厚度变薄,这直观地反映了慢性肾脏积水对肾脏造成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