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耳鼻喉科医院排名靠前的医院,济南耳鼻喉医院。患有过敏性鼻炎时,选择治疗方法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过敏原类型、个人体质及生活需求综合判断。以下是具体选择策略,分步骤说明:
1:明确病情严重程度
根据症状频率和强度,将过敏性鼻炎分为轻度间歇性、轻度持续性、中重度间歇性和中重度持续性四类:
轻度间歇性:每周症状<4天,或每年发作<4周,症状轻微(如偶尔打喷嚏、流涕)。
轻度持续性:每周症状≥4天,或每年发作≥4周,但不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
中重度间歇性/持续性:症状频繁或严重(如持续鼻塞、夜间憋醒、影响工作学习)。
选择原则:
轻度患者:以避免过敏原+非药物干预为主,必要时短期用药。
中重度患者:需长期药物控制,或联合免疫治疗、手术等。
2:识别过敏原类型
通过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明确过敏原,常见类型包括:
吸入性过敏原:尘螨、花粉、霉菌、动物皮屑等。
食物性过敏原:牛奶、鸡蛋、海鲜等(较少单独引起鼻炎,多合并皮肤或消化道症状)。
选择原则:
单一过敏原(如仅对尘螨过敏):免疫治疗(脱敏治疗)效果好。
多种过敏原:以药物控制症状为主,避免接触所有已知过敏原。
季节性过敏(如花粉症):发作期加强药物控制,非发作期注重预防。
3:根据症状特点选择药物
1.轻度症状(打喷嚏、流涕、鼻痒)
首选抗组胺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第二代,无嗜睡)。
鼻喷:氮卓斯汀、奥洛他定(起效快,适合急性发作)。
辅助鼻腔冲洗:每日1-2次生理盐水冲洗,清除过敏原和分泌物。
2.中重度症状(鼻塞为主)
首选鼻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需连续使用3-7天起效)。
联合用药:鼻塞严重者:短期使用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不超过7天)。
合并哮喘或眼痒: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或抗组胺滴眼液。
3.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优先选择鼻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6岁以上可用)或第二代抗组胺药。
孕妇/哺乳期:以鼻腔冲洗和生理盐水喷雾为主,避免口服药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地奈德鼻喷剂)。
老年人: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抗组胺药可能加重前列腺症状)。
4:评估免疫治疗可行性
适用条件:
明确对尘螨、花粉等单一过敏原过敏。
药物控制不佳,或不愿长期用药。
无免疫治疗禁忌症(如严重哮喘、心血管疾病)。
治疗方式:
舌下含服:每日滴药,方便但起效慢(3-6个月)。
皮下注射:每周或每月注射,疗效更持久但需定期复诊。
效果预期:
3-6个月:症状逐渐减轻。
1-2年:达到好的疗效,部分患者可停药。
5年后:约60%-70%患者实现长期缓解。
5:考虑手术治疗(极少数情况)
手术指征:
药物和免疫治疗无效,且存在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结构性异常。
下鼻甲肥大导致严重鼻塞,影响呼吸或睡眠。
常见术式:
鼻中隔矫正术:纠正鼻中隔偏曲,改善通气。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缩小肥大的下鼻甲,缓解鼻塞。
鼻息肉切除术:切除阻塞鼻腔的息肉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