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家长拉着宝宝的手做着游戏,突然宝宝哭闹不止,而且一只胳膊还抬不起来,肘关节动不了,前臂旋转不了。以上的场景经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有些自认为有经验的人会告诉孩子父母:这是孩子的胳膊“脱臼”啦。
而经过详细检查后,更专业的小儿骨科大夫会告诉宝宝的父母:这叫桡骨头半脱位,又叫“牵拉肘”,这种脱位常见于5岁以下的孩子,5岁以下孩子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环状韧带比较松弛,在外力牵引下,桡骨头就会从环状韧带中脱出,形成半脱位,环状韧带被卡在肱桡关节间隙不能自主还纳,孩子的肘关节就无法活动、疼痛。
小儿肘关节脱臼,或称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婴幼儿常见的肘部损伤之一。发病年龄1~4岁,其中2~3岁发病率很高。
常见的是妈妈或家人,在小儿摔倒、上台阶、穿衣服等牵拉胳膊时导致。出现哭闹,上肢特别是肘部,不让触碰;上臂处于旋前、肘关节半屈曲位,不肯屈曲、伸直肘关节,不肯上举患侧上肢,拒绝抓握。
小儿肘关节脱臼的原因是小儿桡骨头还未发育成型,起固定作用的环状韧带成漏斗状,并且松弛,当前臂受牵拉是桡骨头半脱位、且嵌顿于环状韧带远端,不能复位。随着患儿桡骨头发育,患儿5岁以后基本不会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