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保健知识 > 正文

研究表明:常戴耳机易惹中耳炎缠身

发布时间: 2014-05-13 13:5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耳炎是由于中耳内发生了细菌感染,故医学上全称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导致中耳炎的原因有很多,生活中我们不注意的小习惯,也会导致中耳炎的发生,你是否经常戴耳机,往往一戴就是一天?研究表明经常戴耳机也能导致中耳炎。

中耳炎包括慢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等等。长期置身于噪音环境,是引发中耳炎的一大诱因,耳痛、耳鸣、听力下降、耳内流脓等,都是中耳炎的发病因素,中耳炎到底如何预防呢?

首先,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是诱发中耳炎的一大病因,生活中要积极锻炼身体、预防感冒;其次,日常生活要有规律,尽量避免噪音环境,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另外,洗澡、游泳时要避免污水进入耳内,引发中耳炎;再其次,日常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最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尽量少掏耳朵、正确地擤鼻等等。

随着数码产品的日新月异,随身听、MP3、MP4、IOD等产品接踵而至,我们应接不暇的同时,耳机也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公交车上、地铁上,插上耳机、投身音乐的海洋,成为人们最好的闲暇时光,然而貌似美好的时光,却成为中耳炎的一大隐患,尤其外界声音很大的时候,人们习惯性把耳机音量调得很大,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和中耳炎不期而遇。要想预防中耳炎,就要远离耳机,让耳朵清静。

所以,日常生活中,经常戴着耳机听歌朋友,尤其注意,要减少戴耳机的时间,尤其是晚上,晚上绝不能戴着耳机睡觉,那样会有更严重的后果。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常戴耳机会耳聋吗
常戴耳机会耳聋吗
现在的青少年无论出门还是工作都喜欢戴耳机听歌或者看电视,这好像成为了拯救孤独患者最有效的办法,能够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常戴耳机会耳聋吗?答案是肯定的。每天不能戴太长时间的耳机,不然会降低听力。1、常戴耳机会耳聋吗如果经常戴耳机,可能确实会导致听力下降,因为如果长时间戴耳机,...[详细]
发布于 2024-10-20

最新推荐

吃了黄鼠狼的肉会中毒吗
吃了黄鼠狼的肉会中毒吗
食用未经规范处理的黄鼠狼肉可能导致中毒,风险主要来自寄生虫感染、细菌污染、毒素蓄积、免疫反应及烹饪不当。1、寄生虫感染:黄鼠狼可能携带旋毛虫、弓形虫等寄生虫,人体感染后出现发热、肌肉疼痛甚至脏器损伤。处理方法需立即就医,临床常用阿苯达唑、甲...[详细]
2025-04-27 07:39
扁桃体发炎忌口什么肉
扁桃体发炎忌口什么肉
扁桃体发炎需避免高脂肪、辛辣刺激及难咀嚼的肉类,适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蛋白质来源。1、红肉限制:牛肉、羊肉等红肉脂肪含量高且质地紧密,咀嚼时可能刺激发炎组织。急性期建议暂停食用,恢复期可少量选择瘦牛肉末,烹饪方式以清炖为主,避免油炸或烧烤。2...[详细]
2025-04-27 07:38
吃头孢72小时后喝酒了应该怎么办
吃头孢72小时后喝酒了应该怎么办
服用头孢后72小时饮酒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需立即停止饮酒并观察症状,严重者需就医。处理方法包括催吐、补液、药物干预、监测生命体征、调整饮食。1、立即停酒:头孢类抗生素与酒精相互作用会抑制乙醛脱氢酶,导致乙醛蓄积中毒。即使间隔72小时,部分...[详细]
2025-04-27 07:36
宫颈癌疫苗有打的必要性吗
宫颈癌疫苗有打的必要性吗
宫颈癌疫苗能有效预防HPV感染及相关癌症,接种必要性取决于感染风险、年龄因素、疫苗类型、防护效果和公共卫生价值。1、感染风险: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主要病因,性行为是主要传播途径。全球约80%女性一生中可能感染HPV,接种疫苗可降低1...[详细]
2025-04-27 07:35
左肺部隐隐疼痛和抽烟有关吗吃什么药
左肺部隐隐疼痛和抽烟有关吗吃什么药
左肺部隐隐疼痛可能与长期吸烟导致的呼吸道炎症、肺部感染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选择治疗方案。1、吸烟损伤:烟草中的焦油和尼古丁会直接刺激支气管黏膜,长期吸烟可能引发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表现为隐痛、咳嗽。治疗需戒烟并使用支气管扩...[详细]
2025-04-27 07:33
子宫左附件囊肿忌口
子宫左附件囊肿忌口
子宫左附件囊肿患者需避免高雌激素食物、辛辣刺激及生冷饮食,调整饮食结构可辅助缓解症状。1、雌激素类食物:蜂王浆、雪蛤、豆制品等含植物雌激素或动物性激素,可能刺激囊肿增长。建议替换为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卷心菜,其含吲哚-3-甲醇有助于雌激素...[详细]
2025-04-27 07:32
吃了利福平尿变红了怎么回事啊
服用利福平后尿液变红属于药物代谢的正常现象,与药物成分、个体代谢差异、剂量反应、肝肾代谢途径、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相关。1、药物成分:利福平分子结构中的蒽醌类色素经肾脏排泄时会染色尿液,这种红色代谢产物去乙酰利福平通常无害。调整用药时间或增加...[详细]
2025-04-27 07:3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