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保健知识 > 正文

吃醋有助控糖 糖友多按这个“降糖穴”

发布时间: 2017-08-03 10:2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慢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正在快速增多。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报告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6%,我国有糖尿病患者近1亿。针对这一问题,为您梳理一些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控糖技巧,与您一起变身成为健康知识小达人,将健康进行到底!

站一会儿就能控血糖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医学中心一项最新研究显示,2型糖友如果能经常站着,就可以起到控糖效果。

糖尿病人学会正确吃饭

糖尿病患者饮食4个原则:

第一,制订饮食方案。日常应根据就餐情况、体力活动、血糖监测情况、胃肠道功能等,及时调整膳食。

第二,合理搭配能量比例。蛋白质一定要占到每日总能量的1/3以上;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能超过30%。

第三,三餐分配要合理。病情稳定的糖友,至少保证一日3餐,血糖波动大、易出现低血糖的糖友就需要适当加餐,每日进餐5-6次。

第四,饮食控盐有讲究。避免吃盐过多,少吃看得见的盐,少吃隐形盐。

养成这些好习惯:

1.保持正常体重。建议大家通过腰围监测来调控,男性腰围不超过85厘米,女性不超过80厘米。

2.不多吃一口,不少走一步,吃动平衡。特别是肥胖型糖尿病人,进行必要的运动,往往比单纯控制饮食更能取得降糖效果。

3.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成人一天最少应喝1600毫升水,即8个普通玻璃杯,多喝点白开水、淡茶水、柠檬水,少喝或不喝高糖、高热量的饮料。

此外,还要做到,吃饭要细嚼慢咽,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不吸烟、不酗酒、不熬夜、多休息、多运动;定期检查;控好血糖。

吃醋有助控糖

最近几年还有研究显示,每餐食用20毫升香醋调味汁(醋与植物油2:1),可以降低血糖30%。

糖友应如何科学选择醋或柠檬汁并与日常饮食搭配呢?建议多选适合用食醋或柠檬汁搭配的菜肴,比如醋拌海蜇、醋拌海带、酸辣汤、醋溜土豆丝等。30毫升的食醋就能有一定的降血糖效果,加在上述菜肴中比直接喝要容易接受得多。蔬果沙拉搭配柠檬汁或日式料理的甜醋也是不错的选择。味道淡的寿司、饺子、白斩鸡等都可以用酸性调味品蘸着吃。

糖友需要注意,空腹不宜喝醋,否则会刺激分泌过多胃酸,伤害胃壁。在用餐期间进食醋,不易刺激胃肠,还顺道帮助消化。

空腹6 餐后7.8 就要开始少吃、多动、控制血糖

一、努力达到和维持最佳体重,建议饮食中富含膳食纤维素、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避免反式脂肪摄入,限制食用含有蔗糖及高生糖指数的食物。通过合理饮食结构(及增加运动),将体重在原有基础上减少3%-5%。

二、定期体育活动。每周需要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循序渐进。运动具有记忆性,建议每天30分钟,至少每2天一次,不要集中在一周的某一两天突击式大量运动。

三、充足的休息,建议准糖友每晚保证约7小时的睡眠时间。

西洋参降糖,每天6克足够

西洋参的有效成分皂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这样吃降糖最有效:西洋参蒸燕窝

西洋参蒸燕窝易吸收,滋补效果好。西洋参6克,切薄片;燕窝2克,用45度温水浸泡,洗净。将250ml的鸡汤中加盐、西洋参、燕窝放入蒸杯中,置蒸笼内,大火蒸45分钟即可。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患者,有益气养阴的功效。

二黄一麦辅助降糖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剂治疗糖尿病的方子:黄芪30克、麦冬15克、黄连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用。此外,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黄芪、麦冬、黄连均有一定的降糖作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还应根据自己的血糖和其他检查指标,及时请专科医生制定和调整适合的降糖方案,不要盲目在家靠吃苦瓜、南瓜等来降糖,以免延误病情。

降糖穴——地机

糖尿病患者除了按医嘱服药,严格控制饮食以保持血糖平衡外,还可经常按摩身体里的“降糖穴”——地机穴,作为日常养生保健的外治法,以延缓糖尿病进程。找地机穴时最好取坐位,在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处4横指处即是该穴,可早晚按摩5-10分钟。

很多糖尿病其实是“懒”出来的

运动能够显著改善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状态。进行规律运动者,糖尿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性下降15%-60%;中强度的运动45-60分钟/天,可预防超重成人进展为肥胖;坚持≥30分钟/天的轻度或激烈运动,均能降低糖尿病前期即糖耐量异常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对空腹血糖受损者,运动能明显降低其进展为糖尿病的可能。

运动方式:

首先运动必须是有氧运动,以消耗葡萄糖、动物脂肪、调整心肺。

每周3次-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时心率应该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自我感觉:周身发热、微微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动时的脉率=170-年龄。

多步行,减少乘车,或提早下车,步行一段路去上班或回家,少乘电梯,多爬楼梯;

减少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的时间,多进行散步、打球等活动;

尽量控制连续坐在椅子上的时间,每次不超过2小时。

何时运动

从第一口饭算起餐后1小时左右;晚餐后运动——消耗多余能量;晨练不宜过早、不宜空腹。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控糖降糖吃什么比较好
控糖降糖吃什么比较好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任务。很多人在问:控糖降糖吃什么比较好?本文将为您介绍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的方法,帮助您找到食物选择和药物治疗建议。总的来说,对于“控糖降糖吃什么比较好?”这个问题,控糖降糖需要综合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通过选择低糖水果、高...[详细]
发布于 2024-01-26

最新推荐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泡酒吗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泡酒吗
杨梅不建议不洗直接泡酒,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或微生物污染风险。杨梅表面易附着灰尘、虫卵及农药残留,直接浸泡可能影响酒质和健康。新鲜杨梅表皮褶皱多,容易藏匿污垢和微生物。采摘运输过程中可能接触农药、灰尘或昆虫分泌物,未经清洗直接泡酒会导致杂质溶入...[详细]
2025-06-24 15:00
杨梅泡酒的6大禁忌
杨梅泡酒的6大禁忌
杨梅泡酒虽有保健功效,但需注意避免空腹饮用、过量摄入、与特定药物同服等6类禁忌。杨梅酒含有有机酸和酒精成分,不当饮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或加重肝肾负担。1、空腹饮用杨梅酒中的有机酸和酒精会直接刺激胃黏膜,空腹状态下易引发胃痛、反酸等症状。建议搭...[详细]
2025-06-24 14:36
为什么不建议喝杨梅酒
为什么不建议喝杨梅酒
杨梅酒通常不建议长期或过量饮用,主要与酒精危害、糖分过高、胃肠刺激、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风险等因素有关。1、酒精危害杨梅酒含有酒精成分,长期饮用可能损伤肝脏功能,增加脂肪肝或肝硬化的风险。酒精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减退或睡眠障碍。过...[详细]
2025-06-24 14:12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抗氧化等功效,但胃酸过多者、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食用。杨梅富含有机酸、花青素、维生素C及矿物质,适合夏季解暑或食欲不振时适量食用。一、生津止渴杨梅含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能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干舌燥。其酸甜口感可改...[详细]
2025-06-24 13:49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主要包括选材处理、容器消毒、比例调配、密封储存四个关键步骤。新鲜杨梅需用盐水浸泡后晾干,玻璃容器高温杀菌,杨梅与冰糖按5:1比例叠放,倒入白酒完全浸没食材,阴凉处密封储存1-3个月即可饮用。1、选材处理选择色泽深红、果肉饱...[详细]
2025-06-24 13:25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吃吗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吃吗
杨梅通常不建议不洗直接吃,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或微生物污染风险。杨梅表面易附着灰尘、虫卵及细菌,直接食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杨梅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即使采摘后仍有部分残留。果皮褶皱处容易藏匿污垢,清水冲洗可去除大部分表面污染物。流...[详细]
2025-06-24 13:02
杨梅的虫子怎么泡出来
杨梅的虫子怎么泡出来
杨梅中的虫子可以通过盐水浸泡的方式泡出。将新鲜杨梅放入浓度为3%-5%的盐水中浸泡10-15分钟,果蝇幼虫会因渗透压变化浮出水面。杨梅果实表面可能附着果蝇卵或幼虫,这类昆虫偏好甜度高、果皮薄的水果产卵。盐水浸泡时,盐分浓度需适中,过高会导致...[详细]
2025-06-24 12:38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