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人群保健 > 正文

女性保健在孕期的须知事项

发布时间: 2011-11-07 10:1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保持孕力是女性身体的环保主义,它可以维护好体内小环境,还是女性的青春招牌。无论你是否打算“造人”,还是已经“造人”成功,都可以青春之名,行健康之实,请孕力至上。

数字显示,现在男性精子活力与50年前相比下降了一半。当然不只男人,女人亦如是。环境污染、节奏加快、压力空前,损耗着我们的健康。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生存环境却越来越恶劣了。女性的不孕率20年间翻了两番,平均每8个育龄女性就有1个不孕。

怀孕这件事,需要卵子和精子相约相遇,受精卵如愿返回子宫着床。精子自不待言,预备精锐部队是他的事,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正常的卵子,并保证它们通路畅行。

前提1

卵子平时缩在卵巢里以卵泡形式存在。卵泡发育成熟成为卵子排出,这是个复杂的过程,至少需要6种激素团结合作,所以体内激素正常分泌成为排卵的必要条件。

孕期女性保健准备工作1

激素控制月经周期,所以月经是激素正常与否的信号。痛经、经期提前或推后、排卵期出血、月经血块多、经量过多或过少,就是身体在喊你,快来看看啊!

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最易引起月经失调。有人说,连上海女人都不再发嗲。在“职业需要”这个强大的理由面前,女性同男性没有分别,一样兢兢业业熬夜打拼。如果没有影响到工作,很多人就忍了,总在心里安慰自己“准备怀孕时,我会花半年时间好好调养”。于是“例假”完全没有了“例”的概念,15天可能来,90天也会到,排卵不知道在哪一天,更不知道是否还在排卵,完全的随“经”所欲。

你最好。我们都知道规律的月经是孕力的保障,但临到河边再搭桥不免太晚。起初的小病好治,时间太久就会长成顽症。例如输卵管炎症开始不过是有点儿发炎,没发现、不治疗输卵管会完全闭锁。

勘误。无排卵型月经常见于青春期或更年期,但育龄女性中也会出现,主要特点是几乎没有规律,有时候几个月不来,一来就汹涌澎湃。

推荐阅读  受孕前要了解自己的身体  男性孕前先培养优质精子

孕期女性保健准备工作2

这一世纪盛行骨感美女,所以刻苦节食的健康女性以百万计。虽然从视觉上跟上了潮流,但她们正冒着失去孕力的风险。我们可以把脂肪看作“性脂肪”,体内如果没有足够的量,大脑就会逐渐限制生成一种叫做“脂瘦素”的激素,从而“关闭”身体的繁殖系统。如果“关闭”太久,将来即使增肥以图重获生育能力,或许已经迟了。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弗里希教授说:“青春期女孩如果身高1.6米,她必须至少体重45公斤,将来才能生育,同样身高的成熟女性体重必须超过50公斤,才能不断排卵。”

体重过重也非好事。雄性激素不是男性的专利,女性体内也有少量,与雌激素保持在相当的比例,相安无事。女性如果脂肪过多,雄性激素就会增加,使激素比例失调,出现卵巢疾患而怀孕几率减少。

你最好(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衡量体脂肪。医生普遍认为,女性体重指数在20~25是标准体重,生殖能力最旺盛。不管怎样,让你的饮食规律,保证体重上下浮动在2公斤之内,不要让体重计波动不止。

孕期女性保健准备工作3

女性可能比男性更耐受压力,但当工作紧张、人际关系紧张、婚姻出现问题时,女性更容易情绪波动,焦虑不安。据研究,压力持续存在或经常发生时,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可的松的“焦虑激素”,加重紧张感。单一品种激素分泌过多打破了原有的激素平衡,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卵巢排卵能力。其中促卵泡激素水平大大升高,而这种情况原本只在中年女性中才会出现。

你最好,吸烟、饮酒、暴吃都非减压良方。如果为了减压,有很多方式可供选择,例如冥想、瑜伽,或者干脆写一本压力日记,把压力放在纸上,远离自己,就能更客观地评价压力问题,找到解决途径。

前提2

卵子的品质由你的青春指数来保障。女性从出生开始,原始生殖细胞就保存在卵巢里了,然后每月在激素的刺激下发育成熟,依次排出。女性身体越健康,卵子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几率越低,不仅会如愿受孕,将来流产的危机也小。

想知道更多有关女性保健的信息,请访问http://care.fh21.com.cn/nvx/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孕期女性须知的护眼法则
孕期女性须知的护眼法则
怀孕期间的女性眼睛是最脆弱的时候,作为孕期准妈,一定要注意护眼。这里给大家分享几项基本的法则。1、怀孕期间不建议进行近视眼手术因为角膜与晶状体水分增加,度数与原来不同,容易造成开刀治疗度数产生误差,也因为怀孕关系,术后复原需要更久的时间。2、减少阅读、看电视及电脑等用眼时间准妈妈...[详细]
发布于 2013-02-28

最新推荐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总有人说:人老了,要多动、多做、多操心,才不容易“废”。但越来越多医生和研究却提醒,中老年人越“勤快”,越可能落下一身病。上了年纪,身体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扛造,如果一味逞强、事事亲为,反而会变成“自毁式勤快”。有些事,不是不做,而是要“少...[详细]
2025-05-06 17:33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一觉醒来,头有点晕,腿有点软,去医院一查,“高血压”“骨质疏松”“动脉硬化”一堆名词扑面而来。不少中老年人这时心里就慌了: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是不是要天天吃药了?医生却说了一句真话:“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真的病了,而是老了。”听着扎心,却是真...[详细]
2025-05-06 11:12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怎么调养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需要通过营养补充、作息调整、肌肉保护、心理调节和定期体检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调养。1、营养补充:高强度体力劳动会加速能量消耗和肌肉损伤,每日需增加300-500大卡热量摄入,重点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鸡胸肉、大豆,搭配慢碳如燕麦...[详细]
2025-05-01 22:58
60岁下蹲多少算正常
60岁人群下蹲能力反映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正常范围通常为连续完成5-10次标准深蹲,动作需保持躯干稳定、膝盖不超过脚尖。1、肌肉力量评估:下肢肌群衰退是影响下蹲能力的主因,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力量不足会导致起身困难。建议通过坐站测试评估:...[详细]
2025-05-01 22:54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步行6000-8000步为宜,需结合个体差异、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调整。1、生理特点:老年人肌肉量每年减少1-3%,关节退变加速。每天6000步可维持肌力,超过8000步可能加重膝关节负担。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分次完成,单次不超...[详细]
2025-05-01 22:50
六十岁每天走路多少为宜
六十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为宜,具体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和运动习惯调整。1、基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成步数约为每日6000步。这个强度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同时避免关节过度磨损。...[详细]
2025-05-01 22:46
60岁人每天走多少步最好
60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最佳,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综合调整。1、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为日均6000-8000步可满足需求。哈佛医学院研究显示该步数范围...[详细]
2025-05-01 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