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人群保健 > 正文

如何预防更年期提前

发布时间: 2014-04-24 19:4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权威部门的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30~40岁的女白领中,27%的女性遭遇了隐性更年期。有研究表明,更年期提前的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是正常女性的2.7倍,骨质疏松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因此女性一定要学会关爱自己,远离早衰。

更年期提前 30+白领丽人需当心

人们常说的更年期就是指妇女的围绝经期,以往一般是45岁至55岁,平均绝经年龄是49岁。如果早于40岁之前出现绝经就属于卵巢功能衰退,随之而来的是引发不同程度的潮热多汗、焦虑抑郁、心烦易怒等更年期现象。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更年期提前,被称为“隐性更年期”。这是卵巢功能过早下降、雌激素分泌水平降低引起的,与3个原因有关:

女性月经初潮的年龄由过去的19岁提前到现代的12.5岁,更年期的年龄也随之前移。

生儿育女观念改变,许多女性选择不生孩子,卵巢失去休养生息的机会,加速衰老。

精神压力大,体力活动减少,降低了原始卵泡对垂体激素的敏感性,闭锁卵泡的数量增加,成熟卵泡 的数量减少。

隐性更年期的常见症状

隐性更年期的症状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表现为皮肤失水长皱纹、乳房下垂、体型变胖、心烦意乱等。一些女性会突然出现面色潮红、全身出汗、心跳加快等症状,或因消化道功能失调而出现腹泻或便秘。这些变化让女性感到焦虑,容易激动,造成心理上的恶性循环。

 因此,隐性更年期妇女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人群,她们症状多,想法多,顾虑多,身心不安,看病时常往返于内科、妇科、骨科、神经科之间,被怀疑患了怪病。

调节饮食,避免被动伤害

女性要均衡饮食,多食蔬菜水果,适当多食鱼虾、豆制品等,坚持常常喝牛奶,避免过度减肥。尤其要注意在公共场所、家庭内禁烟,减少被动抽烟。

鱼是被人们公认的美容食物,其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5%~30%。并且不饱和脂肪酸非常丰富,它们对清理与软化血管、调节血脂及推迟衰老都有好处,因此,爱美的女士应当每星期至少吃一次鱼。

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人的情绪轻松愉快时,脉搏、血压、胃肠蠕动、新陈代谢都处于平稳协调状态,身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分泌多,抗病能力增强,而不良情绪可造成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甚至癌症的发生。

 女人要善于调节情绪,正确对待发生的心理冲突,情绪失控想要发火时,要懂得劝慰自己,可通过外出旅游、找朋友聊天来及时宣泄不良情绪。

健体娱心,保持活力

坚持锻炼、提高体质,是女士保持旺盛活力的最主要途径。强健的体魄能保持全身各器官系统的作用健康和协调,进而抵御病患侵袭,自然地延缓机体的衰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怎样预防更年期提前
怎样预防更年期提前
更年期提前的预防需要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心理调节等多方面入手,避免过早出现卵巢功能衰退。更年期通常发生在45-55岁之间,但如果提前到40岁之前,就属于更年期提前,可能与遗传、环境、压力等因素有关。卵巢功能的衰退是更年期提前的核心原因。卵巢负责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这些激素不仅影...[详细]
发布于 2025-01-07

最新推荐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总有人说:人老了,要多动、多做、多操心,才不容易“废”。但越来越多医生和研究却提醒,中老年人越“勤快”,越可能落下一身病。上了年纪,身体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扛造,如果一味逞强、事事亲为,反而会变成“自毁式勤快”。有些事,不是不做,而是要“少...[详细]
2025-05-06 17:33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一觉醒来,头有点晕,腿有点软,去医院一查,“高血压”“骨质疏松”“动脉硬化”一堆名词扑面而来。不少中老年人这时心里就慌了: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是不是要天天吃药了?医生却说了一句真话:“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真的病了,而是老了。”听着扎心,却是真...[详细]
2025-05-06 11:12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怎么调养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需要通过营养补充、作息调整、肌肉保护、心理调节和定期体检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调养。1、营养补充:高强度体力劳动会加速能量消耗和肌肉损伤,每日需增加300-500大卡热量摄入,重点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鸡胸肉、大豆,搭配慢碳如燕麦...[详细]
2025-05-01 22:58
60岁下蹲多少算正常
60岁人群下蹲能力反映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正常范围通常为连续完成5-10次标准深蹲,动作需保持躯干稳定、膝盖不超过脚尖。1、肌肉力量评估:下肢肌群衰退是影响下蹲能力的主因,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力量不足会导致起身困难。建议通过坐站测试评估:...[详细]
2025-05-01 22:54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步行6000-8000步为宜,需结合个体差异、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调整。1、生理特点:老年人肌肉量每年减少1-3%,关节退变加速。每天6000步可维持肌力,超过8000步可能加重膝关节负担。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分次完成,单次不超...[详细]
2025-05-01 22:50
六十岁每天走路多少为宜
六十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为宜,具体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和运动习惯调整。1、基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成步数约为每日6000步。这个强度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同时避免关节过度磨损。...[详细]
2025-05-01 22:46
60岁人每天走多少步最好
60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最佳,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综合调整。1、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为日均6000-8000步可满足需求。哈佛医学院研究显示该步数范围...[详细]
2025-05-01 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