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人群保健 > 正文

如何预防眼睛老化

发布时间: 2014-05-05 09:2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老花眼是眼部退化的表现,是衰老的征象之一,但近年来“老花眼”症状也不断趋向年轻化,这与用眼和护眼方法不当有关,如何您不想早早就成为“老花一族”,那么就要学会如何预防眼睛老化。>>>老人养生须知:慢一点才好

一、老花眼趋于年轻化

老花眼是人体开始衰老的信号之一,大多数人在45岁到50岁左右会开始出现老花。然而近年来,患老花眼的平均年龄正越来越年轻,有些人刚到40岁就出现了近距离视物困难的现象。现在37岁、38岁患有“老花眼”的女性较为普遍,占到总人数的20%到30%之间。

 1、过度用眼导致老花眼年轻化

“许多人产生老花眼,主要原因是过度用眼。”专家指出,许多的网民,每天上网时间高达6至8小时,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休息时间多数也是看电视、看书,致使眼睛劳累过度,老花眼就提前影响了他们的视力。

 2、患老花眼年龄与职业有关

易提早老花眼族群为:电脑工程师、老师、秘书、会计师与银行职员等,生活习惯都是需要长时间使用计算机阅读;而从事文书工作的人,运动员、户外工作者就相对好些。原因之一是长期用眼,户外运动少,视觉疲劳得不到缓解,晶体弹性过早减弱;二是饮食上很精细,少食粗粮;三是工作繁忙,身体处亚健康状态。

3、不戴太阳镜,容易老花眼

高强度的紫外线是眼睛最大的敌人,晶状体被紫外线照射后会产生活性氧,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发生氧化变性,降低弹性,视功能衰退,使老花眼提早出现,还会使眼睛瘙痒、充血、有异物感,诱发急性“紫外线角膜炎”以及白内障,时间长了甚至还会导致失明。

二、招保护视力预防老花眼

 1、按揉小腿预防老花眼

中医认为,老花眼多由人年老后脏腑气血衰弱、不能滋养眼部所致,而“肝开窍于目”,加强肝经气血流通能有效防治老花眼。肝胆经脉循行经过小腿,其中胆经光明穴连通肝胆经络,是治疗老花眼的特效穴位,经常点揉小腿能促使气血流通,使眼部得到足够的营养。

方法:坐姿,先用手掌在小腿胫骨内侧从膝盖至内踝向下揉小腿10次,然后从外踝至膝盖向上揉小腿外侧面10次,重点揉外踝尖直上5寸的光明穴1分钟。按揉时以有热感为佳,点穴时最好点到有酸胀感。每天1次,每次10~15分钟,经常做可有效防治老花眼。

 2、眼部按摩预防老花眼

按照中医理论,眼与五脏均有关,尤与脾、肾、肝关系更为密切,脾主眼睑,肾主瞳子,肝主黑睛,浴眼按摩法可使眼部气血畅通,上濡于目。

浴眼按摩法:两手轻握拳,两拇指弯曲,用拇指背分擦两上眼睑10~20次;然后用两手拇指按揉两侧太阳穴,顺逆时针各按揉十余次;最后用右手拇指、食指捏住两眉之间的印堂穴,捏揪十余次,再用左手从后头发际向下捋到项部十余次。

通常应用此法按摩后,自觉眼部舒适,视物清晰。长期坚持,老年人可防治老花眼、眼睑下垂、老年性白内障等;中年人可防治各种眼底病、消除眼肌疲劳;青少年可防治近视、远视、弱视等。

3、热敷双眼助明目

先把毛巾放入稍烫手的热水中,浸透折叠,然后将其放在合闭的双眼上,等到毛巾稍冷后,用热水重浸再热敷。每次热敷时要保持呼吸自然,心情放松,每次可做3~5遍,每天1~2次,能起到保护视力、明目等作用,对预防老花眼、白内障也有效果。

 4、 经常眨眼

利用一开一闭的来兴奋眼肌,并上下左右滚动眼球,顺时针和逆时针循环旋转,改善眼肌血液循环,振奋和增强眼肌动能,延缓衰老。具体做法是一开一闭眨眼,每次15次左右,同时用双手轻揉双眼,滋润眼球。

5、定时远眺法

每天早起、中午、黄昏前,远眺1~2次左右,尽量远眺绿色的植物,再把视线由远处逐步移近,以改善视力功能,调节眼肌。

 6、注意锻炼、合理膳食

要多做全身运动,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多食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鱼、牛奶等。常吃黑豆和黑芝麻可使视力减缓衰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男性阴茎老化的表现是什么?如何预防阴茎老化?
男性阴茎老化的表现是什么?如何预防阴茎老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器官也逐渐老化,阴茎也不例外,男性的性能力下降,性欲下降,性冷淡等,阴茎老化时有提示,男性必须更加注意,保养阴茎。阴茎老化的表现是什么?1、阴茎尺寸变小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男性的体重也增加,腹部的脂肪容易复盖阴茎,随着时间的推移,阴茎的长度生很大变化,最终阴...[详细]
发布于 2022-11-21

最新推荐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总有人说:人老了,要多动、多做、多操心,才不容易“废”。但越来越多医生和研究却提醒,中老年人越“勤快”,越可能落下一身病。上了年纪,身体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扛造,如果一味逞强、事事亲为,反而会变成“自毁式勤快”。有些事,不是不做,而是要“少...[详细]
2025-05-06 17:33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一觉醒来,头有点晕,腿有点软,去医院一查,“高血压”“骨质疏松”“动脉硬化”一堆名词扑面而来。不少中老年人这时心里就慌了: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是不是要天天吃药了?医生却说了一句真话:“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真的病了,而是老了。”听着扎心,却是真...[详细]
2025-05-06 11:12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怎么调养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需要通过营养补充、作息调整、肌肉保护、心理调节和定期体检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调养。1、营养补充:高强度体力劳动会加速能量消耗和肌肉损伤,每日需增加300-500大卡热量摄入,重点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鸡胸肉、大豆,搭配慢碳如燕麦...[详细]
2025-05-01 22:58
60岁下蹲多少算正常
60岁人群下蹲能力反映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正常范围通常为连续完成5-10次标准深蹲,动作需保持躯干稳定、膝盖不超过脚尖。1、肌肉力量评估:下肢肌群衰退是影响下蹲能力的主因,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力量不足会导致起身困难。建议通过坐站测试评估:...[详细]
2025-05-01 22:54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步行6000-8000步为宜,需结合个体差异、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调整。1、生理特点:老年人肌肉量每年减少1-3%,关节退变加速。每天6000步可维持肌力,超过8000步可能加重膝关节负担。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分次完成,单次不超...[详细]
2025-05-01 22:50
六十岁每天走路多少为宜
六十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为宜,具体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和运动习惯调整。1、基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成步数约为每日6000步。这个强度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同时避免关节过度磨损。...[详细]
2025-05-01 22:46
60岁人每天走多少步最好
60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最佳,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综合调整。1、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为日均6000-8000步可满足需求。哈佛医学院研究显示该步数范围...[详细]
2025-05-01 22:42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