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人群保健 > 正文

熬夜之后只要补觉就能恢复吗?医生:不对!应该要做到这6点!

发布时间: 2025-03-18 17:2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有多少人觉得,只要晚上熬夜,第二天补觉就能“满血复活”?结果越补越困,白天头昏脑涨,晚上又睡不着,整个人状态越来越差。熬夜对身体的伤害,比你想象中更严重,不是睡个懒觉就能弥补的。医生提醒,熬夜后做好这6件事,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

熬夜之后只要补觉就能恢复吗?医生:不对!应该要做到这6点!

1.别睡太久,调整作息比补觉更重要

熬夜后,很多人会赖床到中午,甚至下午,觉得这样能“把失去的睡眠找回来”。其实,长时间补觉会打乱生物钟,导致晚上更难入睡,形成恶性循环。

正确做法:

早上比平时稍微晚起12小时,但不要超过10点。

白天可以小睡30分钟,但不要超过1小时,避免晚上失眠。

到了晚上,尽量按照正常时间入睡,逐步调整回健康作息。

2.早上喝一杯温水,帮助身体排毒

熬夜后,身体的新陈代谢变慢,血液循环受阻,容易导致口干舌燥、便秘、上火等问题。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水,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加速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

喝水小贴士:

起床后先喝200300ml温水,不要喝太凉或太烫的水。

可以加一点柠檬片或蜂蜜,帮助润肠、缓解疲劳。

避免空腹喝浓茶或咖啡,防止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肠胃负担。

3.吃对早餐,补充熬夜流失的营养

熬夜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肝脏、心脏、胃肠道等器官都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醒来后需要及时补充营养。如果不吃早餐,身体会更加疲惫,恢复速度变慢。

推荐早餐:

蛋白质:鸡蛋、牛奶、豆浆,帮助修复受损细胞。

碳水化合物:燕麦、全麦面包,补充熬夜消耗的能量。

维生素:水果、蔬菜,提高免疫力,缓解疲劳。

避开这几类早餐:油炸食品、辛辣刺激食物、过甜的糕点,这些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身体恢复。

4.适量运动,提升精神状态

熬夜后,身体的血液循环变慢,大脑供氧不足,整个人会感到头晕、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这时候,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恢复活力,缓解熬夜后的疲劳感。

适合熬夜后的运动:

晨间拉伸:可以缓解肌肉僵硬,激活全身血液循环。

散步或慢跑:促进新陈代谢,让身体尽快恢复活力。

瑜伽或深呼吸:帮助放松身心,改善熬夜带来的紧张感。

注意:熬夜后不要进行高强度运动,比如健身房的重量训练、长时间跑步等,否则会加重身体负担,影响恢复。

5.补充抗氧化营养,减少自由基损伤

熬夜会加速身体的氧化和衰老,容易出现皮肤暗沉、毛孔粗大、长痘等问题。这个时候,需要补充抗氧化营养素,帮助身体清除自由基,减少熬夜带来的损害。

推荐食物: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橙子、柠檬、草莓、西红柿,有助于皮肤修复,提高免疫力。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坚果、鳄梨、葵花籽,能减缓皮肤衰老,减少黑眼圈。

富含多酚类的食物:绿茶、蓝莓、黑巧克力,有助于抗氧化,保护心血管健康。

补充水分很重要:熬夜容易导致皮肤缺水、干燥粗糙,白天要多喝水,可以适当喝点红枣枸杞茶,补充气血,让皮肤恢复光泽。

6.睡前做好调整,让身体恢复正常节奏

熬夜一次,可能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如果不及时调整,容易进入长期熬夜的恶性循环,越来越难恢复正常作息。

如何调整生物钟?

睡前1小时减少手机、电脑使用,避免蓝光刺激影响褪黑素分泌。

可以泡个热水脚,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更快进入睡眠状态。

睡前避免喝咖啡、浓茶、酒精,防止影响睡眠质量。

保持卧室的黑暗和安静,可以适当使用遮光窗帘、耳塞,提高入睡效率。

熬夜的危害远比你想象的大,尽量减少熬夜

偶尔一次熬夜,身体还能调整回来,但长期熬夜,真的会带来不可逆的损伤。比如:

伤害肝脏:肝脏在夜间排毒,长期熬夜会加重肝脏负担,增加脂肪肝风险。

影响心脏健康:熬夜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脏供血不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降低免疫力:长期熬夜的人,感冒、生病的几率更高,恢复也更慢。

影响大脑功能:熬夜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如果真的必须熬夜,记得合理安排补救措施,减少伤害,尽量恢复正常作息。保护身体,从规律作息开始!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熬夜之后只要补觉就能恢复吗?医生:不对!应该要做到这6点!
熬夜之后只要补觉就能恢复吗?医生:不对!应该要做到这6点!
熬夜这件事,就像是一场“自欺欺人”的狂欢。你以为熬到凌晨3点,第二天睡到中午就能满血复活?别天真了!你的身体可不是一台可以随意重启的电脑。补觉?那只是你给自己找的一个心理安慰罢了。医生告诉你,熬夜后的恢复,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熬夜后真正该做的6件事,让你的身...[详细]
发布于 2025-03-20

最新推荐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怎么调养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需要通过营养补充、作息调整、肌肉保护、心理调节和定期体检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调养。1、营养补充:高强度体力劳动会加速能量消耗和肌肉损伤,每日需增加300-500大卡热量摄入,重点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鸡胸肉、大豆,搭配慢碳如燕麦...[详细]
2025-05-01 22:58
60岁下蹲多少算正常
60岁人群下蹲能力反映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正常范围通常为连续完成5-10次标准深蹲,动作需保持躯干稳定、膝盖不超过脚尖。1、肌肉力量评估:下肢肌群衰退是影响下蹲能力的主因,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力量不足会导致起身困难。建议通过坐站测试评估:...[详细]
2025-05-01 22:54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步行6000-8000步为宜,需结合个体差异、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调整。1、生理特点:老年人肌肉量每年减少1-3%,关节退变加速。每天6000步可维持肌力,超过8000步可能加重膝关节负担。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分次完成,单次不超...[详细]
2025-05-01 22:50
六十岁每天走路多少为宜
六十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为宜,具体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和运动习惯调整。1、基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成步数约为每日6000步。这个强度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同时避免关节过度磨损。...[详细]
2025-05-01 22:46
60岁人每天走多少步最好
60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最佳,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综合调整。1、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为日均6000-8000步可满足需求。哈佛医学院研究显示该步数范围...[详细]
2025-05-01 22:42
60岁每天散步标准多少步为好
60岁人群每日散步6000-8000步为宜,需结合个体差异、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调整。1、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换算为日均6000-8000步。这个范围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同时避免关节过度磨损。患...[详细]
2025-05-01 22:38
60岁每天走多少正常
60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较为适宜,具体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调整。1、基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日中等强度活动30分钟,相当于6000步左右。健康老年人可适当增加至8000步,但需避免过量运动导致关节损伤。存在慢性病者应在...[详细]
2025-05-01 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