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人群保健 > 正文

孩子换牙期要注意什么 孩子换牙期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4-21 17:5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换牙时需要注意的事情,今天健康的家带孩子去换牙时需要注意什么?儿童更换牙齿时的注意事项。

孩子换牙期要注意什么 孩子换牙期要注意什么儿童换牙期应注意什么

1、注意儿童乳牙和恒牙的生长情况,定期去看牙医,发现问题早日解决。如果家长发现乳牙旁边长了一颗恒牙,但是乳牙没有脱落,形成了双排牙,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提前带孩子去医院拔掉滞留的乳牙。另外,上颌前齿间隙过大,畸形牙齿从前齿位置生长,一颗前齿从异常位置生长,表明有可能在一个地方生长多颗牙齿,必须在医院就诊。

2、每天督促孩子刷牙,早晚各一次,预防龋齿。儿童刷牙选用儿童专用牙膏和牙刷,刷牙方式正确,时间约2分钟至3分钟。除了刷牙,孩子每次吃完食物都最好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3、儿童更换牙齿时,应多吃纤维素高、硬度高的食物,如牛肉、胡萝卜、芹菜、玉米等,保持对乳牙的刺激,促进乳牙按时脱落,通过咀嚼运动促进牙床、颌骨和面骨的发育。现在我们吃的食物太细腻,咀嚼太少,导致颌骨发育不足,毕竟很多孩子恒牙萌出后空间不够,牙齿拥挤错位,影响牙齿的美观和功能。此外,让孩子多吃硬食物,少吃蔗糖食物,少吃零食。

4、换牙期间要注意纠正孩子的各种不良习惯。长达6-7年的换牙期间,儿童经常出现的坏习惯,如咬指甲、咬嘴唇、

5、更换期间,牙齿更换,颌骨发育,与此相伴逐渐建立咬合关系。有时候会出现一段时间的错位咬合,在牙齿的发育过程中,往往可以自行调整,恢复正常。有些错位咬合,上唇系带位置过低,上门牙间隙过大,无法自行调整,影响面部发育,必须去医院诊治。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容貌。

6、换牙时,前恒牙在乳牙下或内侧萌出,萌出的恒牙为成人牙的大小,轻度拥挤、扭曲或间隙正常,可根据邻牙的萌出和颌骨的生长发育自行调整排列,如果不反合(即地包天),一般不需要矫正乳牙完全更换后,如果排列不均匀,应立即就诊,以免治疗延误,纠正困难。

7、要特别保护孩子6岁左右成长的第一颗恒磨牙。新萌牙齿表层缺钙耐酸性差,易龋坏。新恒磨牙萌发后一年内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关闭沟槽,防止蛀牙。沟槽封闭是最经济有效的防蛀方法。

8、照顾孩子,尽量防止外伤缺牙。儿童牙齿外伤脱落后,需要找回脱落的牙齿,如果牙齿表面比较脏的话,可以及时用清水冲洗掉脏东西,然后放入牛奶或者水中尽快去医院就诊,然后进行牙齿脱落再植固定。

9、换牙期,对于孩子的牙齿保健教育尤为重要。由于换牙期间牙齿排列不均匀,恒牙萌出,乳牙滞留,即“双排牙”如果此时不注意口腔卫生,牙齿清洁不良,食物滞留,容易导致乳房和恒牙龋齿。因此,在此期间,孩子认真刷牙,多吃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清洁牙齿,促进颌骨和颌面的生长发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孩子在换牙时候有什么是需要注意的?
孩子在换牙时候有什么是需要注意的?
孩子换牙应该注意什么?对于六岁以下的小孩来说,换牙真的特别艰难,毕竟谁都经历过,每个人都是过来人,就可能比让他们弹钢琴、滑旱冰、学算术更严重。因为,新冒出的恒牙几乎要伴随他们一生,而且关系到饮食、面貌,甚至心理。换牙期的保健与保护非常严重,首先关系到孩子今后的牙齿是否整齐、美观。...[详细]
发布于 2024-11-30

最新推荐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总有人说:人老了,要多动、多做、多操心,才不容易“废”。但越来越多医生和研究却提醒,中老年人越“勤快”,越可能落下一身病。上了年纪,身体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扛造,如果一味逞强、事事亲为,反而会变成“自毁式勤快”。有些事,不是不做,而是要“少...[详细]
2025-05-06 17:33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一觉醒来,头有点晕,腿有点软,去医院一查,“高血压”“骨质疏松”“动脉硬化”一堆名词扑面而来。不少中老年人这时心里就慌了: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是不是要天天吃药了?医生却说了一句真话:“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真的病了,而是老了。”听着扎心,却是真...[详细]
2025-05-06 11:12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怎么调养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需要通过营养补充、作息调整、肌肉保护、心理调节和定期体检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调养。1、营养补充:高强度体力劳动会加速能量消耗和肌肉损伤,每日需增加300-500大卡热量摄入,重点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鸡胸肉、大豆,搭配慢碳如燕麦...[详细]
2025-05-01 22:58
60岁下蹲多少算正常
60岁人群下蹲能力反映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正常范围通常为连续完成5-10次标准深蹲,动作需保持躯干稳定、膝盖不超过脚尖。1、肌肉力量评估:下肢肌群衰退是影响下蹲能力的主因,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力量不足会导致起身困难。建议通过坐站测试评估:...[详细]
2025-05-01 22:54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步行6000-8000步为宜,需结合个体差异、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调整。1、生理特点:老年人肌肉量每年减少1-3%,关节退变加速。每天6000步可维持肌力,超过8000步可能加重膝关节负担。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分次完成,单次不超...[详细]
2025-05-01 22:50
六十岁每天走路多少为宜
六十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为宜,具体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和运动习惯调整。1、基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成步数约为每日6000步。这个强度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同时避免关节过度磨损。...[详细]
2025-05-01 22:46
60岁人每天走多少步最好
60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最佳,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综合调整。1、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为日均6000-8000步可满足需求。哈佛医学院研究显示该步数范围...[详细]
2025-05-01 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