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人群保健 > 正文

女性长痔疮的原因有哪些 女性如何预防痔疮

发布时间: 2021-04-06 17:3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更年期都容易长出痔疮,女性长痔疮对身体的危害很大,孕妇如果长痔疮不仅会危害自己的健康,还会影响胎儿,所以女性如果发现痔疮,应及早治疗,最好做好预防措施。

女性长痔疮的原因有哪些 女性如何预防痔疮

女性长痔疮的原因有哪些月经期

月经期往往因失血而致大便硬结,如厕久蹲会影响肛门的血液循环,使肛门负担加重,常出现排便困难和间隔时间延长,每2-3天排便一次,使直肠及肛门充血、水肿,这样不仅容易发生痔疮,并且可使原有的痔病进一步加重。

妊娠期

妊娠期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体内水、钠潴留,血管扩张。孕激素和松弛肽等激素作用使盆底与肛管支持组织松弛,加重肛垫下移。这是诱发因素。另一方面,妊娠期活动量小,胃肠蠕动慢,引起大便干燥,排出困难增加腹压,干硬粪便易擦伤痔区粘膜引起出血。另外,妊娠期增大子宫压迫,腹压增大,盆底下降,神经牵拉导致括约肌功能异常,阻碍痔静脉丛的回流,肛垫血液动力调控障碍是导致痔疮发生的重要因素。

产褥期

产褥期的发病机会也较高。产妇分娩后,由于腹腔空虚,便意感变得迟钝,加上腹壁松弛,活动减少,排便无力,加重了排便困难,常常数日无排便的感觉。粪便在肠道中滞留的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变得高度硬结,甚至硬如羊屎,如果用力排便,就会损伤肛门直肠,引起痔疮。

更年期

妇女到了更年期,与肛门功能有关的组织,如括约肌、肛提肌、耻骨直肠肌等同样变得无力,肛门功能下降。与此同时,妇女更年期往往出现内分泌与神经功能失调,使人烦躁,有排便意又觉得排不净,频繁去厕所,增加了肛门负担,也是诱发肛门疾病的因素。

此外,职业女人从事久坐久站的工作,工作压力大,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心理焦虑增加,容易忽视便意,忍便不排,久而久之导致习惯便秘,成为诱导痔疮发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女性如何预防痔疮 女性痔疮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女性如何预防痔疮 女性痔疮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现代女性工作需要长时间坐着,这也是诱发痔疮的重要因素。以下健康家庭小编为你带来了女性如何预防痔疮?女性痔疮的治疗方法是什么?痔疮如何自治1、水疗。水对痔疮发炎、疼痛、瘙痒有缓解作用。每天可以冷却几次或者用温水洗10分钟。许多患者发现用湿药巾代替厕纸对痔疮也有...[详细]
发布于 2021-04-06

最新推荐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总有人说:人老了,要多动、多做、多操心,才不容易“废”。但越来越多医生和研究却提醒,中老年人越“勤快”,越可能落下一身病。上了年纪,身体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扛造,如果一味逞强、事事亲为,反而会变成“自毁式勤快”。有些事,不是不做,而是要“少...[详细]
2025-05-06 17:33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一觉醒来,头有点晕,腿有点软,去医院一查,“高血压”“骨质疏松”“动脉硬化”一堆名词扑面而来。不少中老年人这时心里就慌了: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是不是要天天吃药了?医生却说了一句真话:“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真的病了,而是老了。”听着扎心,却是真...[详细]
2025-05-06 11:12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怎么调养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需要通过营养补充、作息调整、肌肉保护、心理调节和定期体检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调养。1、营养补充:高强度体力劳动会加速能量消耗和肌肉损伤,每日需增加300-500大卡热量摄入,重点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鸡胸肉、大豆,搭配慢碳如燕麦...[详细]
2025-05-01 22:58
60岁下蹲多少算正常
60岁人群下蹲能力反映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正常范围通常为连续完成5-10次标准深蹲,动作需保持躯干稳定、膝盖不超过脚尖。1、肌肉力量评估:下肢肌群衰退是影响下蹲能力的主因,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力量不足会导致起身困难。建议通过坐站测试评估:...[详细]
2025-05-01 22:54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步行6000-8000步为宜,需结合个体差异、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调整。1、生理特点:老年人肌肉量每年减少1-3%,关节退变加速。每天6000步可维持肌力,超过8000步可能加重膝关节负担。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分次完成,单次不超...[详细]
2025-05-01 22:50
六十岁每天走路多少为宜
六十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为宜,具体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和运动习惯调整。1、基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成步数约为每日6000步。这个强度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同时避免关节过度磨损。...[详细]
2025-05-01 22:46
60岁人每天走多少步最好
60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最佳,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综合调整。1、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为日均6000-8000步可满足需求。哈佛医学院研究显示该步数范围...[详细]
2025-05-01 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