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饮食营养 > 正文

喝牛奶有哪些禁忌 喝牛奶的10个注意事项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1-12-08 16:5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牛奶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饮品,并且也是非常有营养的,对我们的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喝牛奶也是有禁忌的,里面的学问也是非常多的。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牛奶,有些朋友就不大适合喝牛奶,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喝牛奶禁忌有哪些?喝牛奶又有什么样的注意事项?要是喝牛奶拉肚子我们又该怎么办?接下来就为大家一起来看看相关知识!

喝牛奶有哪些禁忌 喝牛奶的10个注意事项是什么

一、不能喝牛奶的人群

1、乳糖不耐症人群

有些人群体内严重缺乏乳糖酶,但牛奶中含有较高的乳糖,需要人体通过消化道把乳糖酸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患有乳糖不耐症的朋友们如果喝牛奶的话,会刺激大肠蠕动加快,容易导致腹泻、腹鸣等问题,对健康不利。

喝牛奶有哪些禁忌 喝牛奶的10个注意事项是什么

2、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

有研究表明,牛奶比普通食物更能促进胃酸的分泌,从而加重和诱发消化道疾病。由此可知,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胆囊炎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好不要喝牛奶,否则会使病情加重。

3、对牛奶过敏的人群

食物过敏是由于对食物蛋白不恰当的免疫应答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牛奶过敏人群实际上是对牛奶中的蛋白过敏。这类人千万注意不要喝牛奶,严重的话会引起身体更方面的不适,如腹泻、腹痛、哮喘等疾病,对蛋白过敏的人尽量远离牛奶。

4、缺铁性贫血患者

牛奶中含有大量的钙,但人体摄入大量的钙就会影响铁的吸收,而缺铁性贫血患者需要补充大量的铁,因此在治疗期间好不要喝牛奶。

5、经常接触铅的人群

牛奶中的乳糖会促使铅在人体内吸收和蓄积,很容易造成铅中毒,引起腹痛、腹泻、头晕、失眠、易疲劳等不良反应。因此,经常接触铅的人群不妨以喝酸牛奶替代,由于酸牛奶中乳糖极少,多已变成了乳酸,不会导致铅中毒。

二、喝牛奶注意事项

1:不要空腹喝牛奶

很多人早上起来就直接空腹喝牛奶,甚至于将牛奶当作早餐不服用其他的食物,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饮用方法。因为空腹服用牛奶非常的浪费,人体处在一个饥饿的状态中,那么对于能量的需求也是比较大的,这个时候服用的牛奶会直接转变成为热量消耗掉,这就导致牛奶在肠胃中的时间非常短,很快就通过肠道排泄出体外,非常的不利于营养吸收。

所以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不要空腹的时候喝牛奶,如果要喝牛奶,可以先吃一点食物再喝。

2:喝牛奶最好别加糖

很多人习惯在喝牛奶的时候加入适量的方糖,认为这样会令味道更加的美妙,专家告诉我们这种方法其实非常的不正确。特别是煮开之后的牛奶更不能够加糖,因为牛奶中所含有的物质和糖分会在高温中形成一种名字叫做果糖赖氨酸的物质,这种物质对于人体是有害的。除此之外,这牛奶中加糖还容易导致钙质的大量丢失,不利于身体补充钙质。所以说,科学的喝牛奶方式好不要加糖。

3:牛奶别生吃

牛奶生吃好不好?许多人认为生吃牛奶才是天然的,对于身体也是好的。专家告诉我们,牛奶好别生吃,避免摄入一些其他的细菌等。

4:牛奶煮开立即取出

在加热牛奶的时候,一见到煮开就应该立即停止加热,否则容易降低营养物质。牛奶煮久之后颜色变成褐色,并且香味也会降低,维生素含量也会出现损失,这些都不利于我们的营养摄取。

5:牛奶别和茶水一起饮用

茶是很多中国人都喜欢的一种饮品,甚至有一些人还喜欢将牛奶和茶水一起服用,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养生的方法。专家告诉我们,牛奶中含有非常多的钙元素,而如果牛奶和茶水一起服用,茶水中的一些成分会影响身体对钙元素的吸收,不利于身体健康。

6:牛奶别冷冻

在夏天的时候很多人为了避免牛奶变质,总喜欢将他们放入冷冻室中保存,其实这种方法并不好。牛奶在零下的温度中会出现脂肪蛋白分离的情况,这就导致牛奶呈现水样,味道也变差了。所以说,想要保存牛奶,可以放入冰箱中保鲜,别进行冷藏。

7:喝牛奶别喝含有鞣酸、草酸的食物一起服用

如果牛奶和含有大量草酸以及鞣酸的物质一起服用,那么很容易导致食物在体内结块,这样身体就不容易进行消化吸收。常见的含有这类物质的食物有很多,例如菠菜、柠檬、杨梅还有茭白都是,所以日常要注意分辨。

8:牛奶的保存要避光

牛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这种物质如果被阳光照射,那么很容易就会被分解以及破坏。所以,日常保存牛奶一定要选择不透光的瓶子,同时位置也应该选择阴凉处。

9:喝牛奶的时间

喝牛奶注意什么,时间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想要获得大的效果,那么喝牛奶的时间好选择在晚上,不仅有利于促进身体进行休息,同时也更加有利于钙质的吸收,对于预防骨流失以及骨质疏松具有很好的效果。

10:煮牛奶不能用铜器

喝牛奶有哪些禁忌 喝牛奶的10个注意事项是什么

在市面上很多的中高端厨房用具中,铜还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例如铜制的奶锅以及加热杯等等。小编建议,如果是加热牛奶,那么好别使用铜器,因为他会对牛奶中的维生素进行破坏,铜元素会和牛奶产生化学反应,加快营养物质的流失,不利于身体的吸收。

三、喝牛奶拉肚子如何解决

少数的人喝牛奶有点涨肚,可能是因为我们身体里缺少,相对的来说,缺少乳糖酶的关系。如果有这种情况,你可以从少到多慢慢地增加,这个酶也会慢慢的适应起来。

实在不行,其实你还可以喝酸奶,因为酸奶里的乳糖已经被分解了,就不会引起涨肚,或者拉肚子这样的情况。酸奶里面所含有的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在肠道里能够我们制造维生素B,还能够帮助我们调节肠道的功能。所以如果你实在不能喝牛奶的话,建议你喝一些酸奶。总而言之,牛奶也好,酸奶也好,是有益健康的。

牛奶是非常有营养的一种饮品,对身体也是非常有益的。虽说牛奶非常的养生,对人好处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牛奶,如果这个时候喝牛奶不但无益于健康,反而会对身体有害处,不适宜喝牛奶的人群以及喝牛奶的禁忌相信大家都了解了,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健康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婴儿喝牛奶有什么禁忌 婴儿喝牛奶的注意事项
婴儿喝牛奶有什么禁忌 婴儿喝牛奶的注意事项
牛奶是每个婴儿在成长过程中喝的,婴儿喝牛奶需要注意什么吗?下面的健康家庭编辑带你去看看婴儿喝牛奶有什么禁忌婴儿喝牛奶的注意事项。婴儿喝牛奶有什么禁忌1、不要喝牛奶吃药。牛奶中有很多钙、铁等离子体,可以生成稳定的结合物和难溶性的盐,发生凝结现象,在药物表面形成复盖膜,药物不易被胃肠...[详细]
发布于 2021-04-21

最新推荐

脱指牛奶是什么牛奶
脱指牛奶是什么牛奶
脱指牛奶通常是指脱脂牛奶,通过离心技术去除牛奶中绝大部分脂肪,脂肪含量一般低于0.5%。脱脂牛奶适合高血脂、减重人群饮用,但脂溶性维生素含量较低。脱脂牛奶的生产工艺主要采用离心分离法,在低温环境下将全脂牛奶高速旋转,利用脂肪与乳清密度差异分...[详细]
2025-07-03 17:00
倒牛奶的正确方法
倒牛奶的正确方法
倒牛奶的正确方法是倾斜容器缓慢倒入,避免剧烈摇晃或高落差倾倒。主要有保持容器清洁、控制倾倒角度、避免气泡产生、冷藏后静置、选择合适容器等方法。1、保持容器清洁倾倒前需确保容器内外无残留污渍,尤其是瓶口和盖子螺纹处容易滋生细菌。使用后及时清洗...[详细]
2025-07-03 16:35
牛奶转牛奶的正确方法
牛奶转牛奶的正确方法
牛奶转奶一般是指从一种牛奶更换为另一种牛奶的过程,正确方法包括逐步替换、观察反应、选择合适温度、保持营养均衡、避免空腹饮用等。1、逐步替换转奶时建议采用渐进式替换法,将新牛奶与原有牛奶按比例混合后逐步增加新奶比例。初期可尝试用四分之一新奶搭...[详细]
2025-07-03 16:10
脱脂牛奶指的是什么牛奶
脱脂牛奶指的是什么牛奶
脱脂牛奶是指通过离心技术去除绝大部分脂肪的牛奶,其脂肪含量通常低于0.5%。脱脂牛奶保留了蛋白质、钙等核心营养成分,适合需要控制脂肪摄入的人群。脱脂牛奶在生产过程中经过特殊处理,将全脂牛奶中的乳脂分离,使得最终产品的脂肪含量大幅降低。这种牛...[详细]
2025-07-03 15:45
酸奶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酸奶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酸奶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恒温发酵使牛奶中的乳酸菌繁殖,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制成酸奶。酸奶机主要由温度控制系统、容器和加热元件构成,通过维持适宜温度帮助乳酸菌生长。酸奶机的核心功能是提供稳定的发酵环境。温度控制系统通常将内部温度维持在40-45...[详细]
2025-07-03 15:20
为什么要把牛奶倒入河里
为什么要把牛奶倒入河里
将牛奶倒入河里通常是由于牛奶生产过剩、运输成本过高或市场供需失衡等经济原因导致的极端处理方式。牛奶作为易腐食品,在无法及时销售或储存的情况下,倾倒可能成为减少损失的无奈选择。牛奶保质期较短且需要冷链运输,当市场需求突然下降或供应链中断时,乳...[详细]
2025-07-03 14:55
拿牛奶当水喝危害健康吗
拿牛奶当水喝危害健康吗
长期用牛奶完全替代饮水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牛奶虽然富含优质蛋白和钙质,但过量饮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营养失衡、代谢负担等问题。牛奶作为营养饮品,每日推荐摄入量通常为300-500毫升。过量饮用会导致乳糖不耐受人群出现腹胀腹泻,高蛋白摄入增...[详细]
2025-07-03 14:31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