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十胃九病”已成常态,生活中不少人都会出现胃痛、胃胀、反酸等胃部不适,殊不知这可能是胃发出的“最后的呼救”。
我国作为胃癌高发国家,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均占全球的一半左右。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几乎每5分钟就有3人因胃癌去世。
所以,了解胃癌的危险因素并尽量远离,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胃癌至关重要。以下6个高危因素,可能会诱发胃癌!希望你一个也没有!
第六名:长期饮酒
研究显示,酒精对胃癌的影响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仍然是一大诱发因素,预计2050年胃癌病例中2.09%归因于酒。酒精会对胃肠道产生剧烈刺激,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反应,引起胃黏膜损伤与出血,增加胃癌风险。
因此对于酒,建议能不喝就不喝,能早戒就早戒,及时规避风险。
第五名: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中的亚硝胺类物质和亚硝酸盐可能会致癌,长期摄入会增加胃癌的风险。据《中国人群胃癌风险管理公众指南(2023版)》,与较少摄入此类食物相比,常吃腌制食品者胃癌风险增加了2.21倍。
建议:尽量少吃腌制食品。如果一定要吃,可以同时摄入一些如猕猴桃、樱桃、草莓、橙子等富含维C的食物。这是因为维生素C可以有效阻断亚硝胺的形成,尽可能避免身体吸收致癌物。
第四名:糖尿病
有一个大幅上升的因素是糖尿病,预计2050年时的病例归因于糖尿病,而2020年时才0.44%。这主要与逐年上升的糖尿病发病率有关。
2型糖尿病患者易患胃癌,因为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状态会增加风险;同时,高血糖和糖代谢紊乱可能损害免疫系统,使患者更易感染幽门螺杆菌;此外,糖尿病和胃癌之间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如肥胖和不健康饮食。
建议:成年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在25g以下,日常少喝含糖饮料多喝白开水。已有糖尿病的,要积极遵医嘱用药、控制饮食,稳定血糖水平。
第三名:肥胖
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率节节攀升,肥胖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能够诱发炎症和致癌的状态。有研究表明,与腰围较小的人相比,腰围较大的人胃癌风险升高了38%。预计2050年的新病例中将有11.89%归因于肥胖,相比于2020年的6.68%,数据上升近一倍。
建议:超重人群要远离暴饮暴食、高脂饮食、高蛋白饮食、高热量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劳逸结合,少吃多动。
第二名:吸烟
提到吸烟,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肺癌,但没想到,吸烟居然是引发胃癌的第二大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刺激胃黏膜,引发异常细胞增殖,增加胃癌风险。与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风险增61%,曾吸烟者增43%。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自己不抽烟,也要避免进入二手烟环境,同意会增加患癌风险。
第一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可在人类胃里存活的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据2023年版《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我国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70%的胃癌都和幽门螺杆菌有关。
感染初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并不意味着病情不严重或不需要治疗,可能呈现慢性进行性发展。其中5%至10%出现消化不良,15%至20%会发生消化性溃疡,1%最终发展为胃恶性肿瘤。
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出现胃疼毫无规律、反复烧心反酸、体重快速下降、心窝出现肿块、有黑色不明原因大便等症状,可能是胃癌的征兆,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2024-10-16
2024-10-16
2024-10-16
2024-10-16
2024-10-16
2024-10-16
2024-10-16
2024-10-16
2024-10-16
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