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人群保健 > 正文

儿童突发高热、皮疹、咽痛,原来是这个“热”!

发布时间: 2024-07-19 11:2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天气炎热,几种易在夏季传播的传染病又高发了,除了熟悉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近期许多孩子出现发热、咽痛、皮疹的症状,家长朋友要警惕猩红热。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猩红热吧。

儿童突发高热、皮疹、咽痛,原来是这个“热”!

猩红热是什么

猩红热是由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咽痛、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

近十年来,猩红热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上升趋势。

猩红热会传染吗

1、具有较强传染性

潜伏期:1-12天,多为2-5天。猩红热患者和无症状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发病前24小时至出疹期的患者最具传染性。

2、传播途径多样化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行为传播病原。还可通过接触被细菌污染的用具、玩具、皮肤、食物等传播。

3、发病时间长

全年均可发病,每年4-6月、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期。

4、易感人群小

人群普遍易感,托幼及学龄儿童为高发人群。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故很少发病。

猩红热有哪些症状

临床上分为普通型、脓毒型、中毒型、外科型。在流行期间,大多数患者为普通型。

一、普通型

主要表现为发热、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发病次日开始出疹,皮疹于耳后、颈部、上胸部先出,逐渐蔓延至全身,像“鸡皮疙瘩”,按压褪色,伴有痒感,多于48小时达高峰,然后按照出疹顺序依次消退,多于2~3天内退尽,消退后1周左右开始脱皮。

猩红热的典型症状

口周苍白圈

一般在发热24小时后会出现皮疹,颜面部皮肤充血,而唇周充血没有那么明显,唇周看起来像有一个白白的圈。

帕氏线

皮肤皱褶处,如肘部、腋下、腹股沟等,皮疹较密集,颜色较深,呈横线状。

草莓舌

起病初期1~2天,部分患儿舌头上会出现一层厚厚的白苔,舌乳头红肿突起,以舌尖及边缘处显著,看起来像草莓。

杨梅舌

2~3天后,舌头上的白苔脱落,舌面光滑呈牛肉色,俗称“杨梅舌”。

二、脓毒型

除普通型的表现外,还出现扁桃体化脓等症状,细菌扩散到附近组织,导致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及颈淋巴结炎等,严重的会出现败血症。

三、中毒型

临床不常见,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头痛、剧烈呕吐,惊厥、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甚至感染性休克等,咽峡炎多不明显,皮疹很重,可危及生命。

四、外科型或产科型

病原菌从皮肤创伤处或产道侵入而致病,皮疹首先出现在伤口周围,可有局部化脓病灶,然后向全身蔓延,常无咽峡炎,中毒症状较轻,一般预后较好。

猩红热如何治疗

猩红热的治疗原则主要为控制感染,抗菌药物应足量、全程,有助于缩短病程,预防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

1、对症支持治疗

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注意皮肤和口腔卫生,补充水、电解质,给予必要的营养,高热可以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治疗,或辅以物理降温。

2、抗感染治疗

首选青霉素治疗,如果青霉素过敏可以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猩红热如何护理

猩红热患儿应居家或住院隔离,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多开窗通风。

口腔护理,可用温盐水漱口,每天3~4次。吃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牛奶、稀饭等,减缓吞咽引起的疼痛。

出疹期间,家长需要及时给宝宝剪短指甲,避免抓破皮肤。若疹子未破损,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

猩红热如何预防

猩红热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做到以下几点,也可以有效预防。

1.控制传染源

猩红热患儿应避免上学,及时就医治疗,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阴性或治疗日期不少于7天。对密切接触者需检疫1周。

2.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室内勤通风。猩红热高发期,少去人群密集通风较差的场所。

3.提高孩子免疫力

适当户外运动、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都可以提高免疫力。

在高发季节,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热或皮疹,及时就医。

猩红热虽然来势汹汹,但它并不可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宝子们就可以很快恢复健康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全身疼痛乏力高热的原因原来是它!
全身疼痛乏力高热的原因原来是它!
不知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这个情况,有时候感冒三五天自己就好了,但有的时候一周两周都未能痊愈,有时还会有高热发烧全身疼痛的症状,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当大家感冒出现感冒后全身疼痛乏力高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流感!流感≠一般感冒,它的症状比一般性感冒更加严重,这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流感即流...[详细]
发布于 2023-03-21

最新推荐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总有人说:人老了,要多动、多做、多操心,才不容易“废”。但越来越多医生和研究却提醒,中老年人越“勤快”,越可能落下一身病。上了年纪,身体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扛造,如果一味逞强、事事亲为,反而会变成“自毁式勤快”。有些事,不是不做,而是要“少...[详细]
2025-05-06 17:33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一觉醒来,头有点晕,腿有点软,去医院一查,“高血压”“骨质疏松”“动脉硬化”一堆名词扑面而来。不少中老年人这时心里就慌了: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是不是要天天吃药了?医生却说了一句真话:“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真的病了,而是老了。”听着扎心,却是真...[详细]
2025-05-06 11:12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怎么调养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需要通过营养补充、作息调整、肌肉保护、心理调节和定期体检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调养。1、营养补充:高强度体力劳动会加速能量消耗和肌肉损伤,每日需增加300-500大卡热量摄入,重点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鸡胸肉、大豆,搭配慢碳如燕麦...[详细]
2025-05-01 22:58
60岁下蹲多少算正常
60岁人群下蹲能力反映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正常范围通常为连续完成5-10次标准深蹲,动作需保持躯干稳定、膝盖不超过脚尖。1、肌肉力量评估:下肢肌群衰退是影响下蹲能力的主因,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力量不足会导致起身困难。建议通过坐站测试评估:...[详细]
2025-05-01 22:54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步行6000-8000步为宜,需结合个体差异、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调整。1、生理特点:老年人肌肉量每年减少1-3%,关节退变加速。每天6000步可维持肌力,超过8000步可能加重膝关节负担。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分次完成,单次不超...[详细]
2025-05-01 22:50
六十岁每天走路多少为宜
六十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为宜,具体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和运动习惯调整。1、基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成步数约为每日6000步。这个强度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同时避免关节过度磨损。...[详细]
2025-05-01 22:46
60岁人每天走多少步最好
60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最佳,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综合调整。1、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为日均6000-8000步可满足需求。哈佛医学院研究显示该步数范围...[详细]
2025-05-01 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