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腩是牛腹部及靠近牛肋处的松软肌肉,富含筋膜和脂肪,适合炖煮或红烧。
牛腩位于牛腹部肋骨下方,由多层肌肉、筋膜和脂肪组成。这个部位因日常活动频繁,肉质纤维较粗但胶原蛋白丰富,长时间烹饪后口感软糯。常见分为坑腩肋骨间肉、爽腩筋膜层明显和腩底脂肪较少。
每100克牛腩约含20克蛋白质、15克脂肪,以及铁、锌等矿物质。筋膜中的胶原蛋白经炖煮转化为明胶,可促进关节健康。建议搭配萝卜或番茄等酸性食材,帮助分解纤维。
红烧牛腩需先焯水去血沫,用冰糖炒糖色;清炖可加陈皮、山楂软化肉质。咖喱牛腩建议选择坑腩部位,脂肪层能吸收香料风味。压力锅烹饪可缩短时间至40分钟。
健身人群宜选腩底部位,脂肪含量较低;术后恢复者适合牛腩粥,搭配姜丝去腥。痛风患者应控制摄入量,避免与啤酒同食。老年群体建议延长炖煮时间至2小时以上。
新鲜牛腩呈鲜红色,按压有弹性,脂肪分布均匀。冷冻产品需观察冰晶量,过多表示反复解冻。进口谷饲牛腩大理石纹明显,草饲牛腩肌肉纤维更紧实。
日常食用可搭配白萝卜消食化痰,或加入桂圆红枣补气血。运动后建议搭配西兰花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储存时需分装冷冻,避免反复解冻影响口感。每周摄入不超过3次,每次100-150克为宜,高血压患者需注意控制钠盐添加量。
2024-12-14
2024-12-14
2024-12-14
2024-12-14
2024-12-14
2024-12-14
2024-12-14
2024-12-14
2024-12-14
202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