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疫苗属于灭活疫苗而非减毒活疫苗,主要用于预防H5N1、H7N9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其安全性较高且适用于高危人群。
禽流感疫苗采用灭活技术制备,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灭活病毒保留免疫原性,与减毒活疫苗相比不存在病毒复活风险。目前国内批准使用的包括H5N1全病毒灭活疫苗、H7N9裂解疫苗等,均需肌肉注射接种。
重点面向禽类养殖从业人员、活禽市场工作者及防疫人员等高暴露风险群体。免疫功能低下者也可安全接种,而减毒活疫苗通常禁用于此类人群。
基础免疫需接种2剂次,间隔21-28天,6个月后加强1剂。紧急暴露后预防可缩短间隔至7天,但保护率可能降低至60%-70%。
常见局部红肿疼痛发生率约15%,偶见低热或乏力。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0.01%,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减毒活疫苗可能引发类流感症状的风险更高。
接种后14天产生保护性抗体,对同亚型病毒保护率达85%以上。但需注意疫苗毒株与流行株匹配度,WHO每年会根据病毒变异情况更新疫苗推荐组分。
日常饮食建议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深色蔬菜,以及富含锌的海产品来增强黏膜免疫力。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提升免疫细胞活性,但避免运动过量导致免疫抑制。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高危职业人群应坚持穿戴防护装备,即使完成疫苗接种仍需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出现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病毒感染可能。
2024-09-29
2024-09-29
2024-09-29
2024-09-29
2024-09-29
2024-09-29
2024-09-29
2024-09-29
2024-09-29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