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多系统慢性损伤,常见症状包括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肾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及足部溃疡。
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损伤,初期表现为视力模糊、飞蚊症,晚期可能引发视网膜出血甚至失明。治疗需严格控制血糖,眼科干预包括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除术或抗VEGF药物注射如雷珠单抗、阿柏西普。日常需每半年检查眼底,血糖控制在空腹4.4-7.0mmol/L。
高血糖破坏神经髓鞘,表现为四肢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药物治疗选用α-硫辛酸抗氧化、普瑞巴林镇痛或甲钴胺营养神经。非药物疗法包括低频电刺激、温水足浴37-40℃,每日监测足部皮肤避免外伤。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蛋白尿、水肿,晚期进展为尿毒症。治疗采用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ACEI类药物贝那普利,严重时需血液透析或肾移植。限制蛋白质摄入至0.8g/kg/日,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紫菜。
血管内皮损伤引发冠心病、心梗,症状含胸闷、活动后气促。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抗凝、他汀类降脂阿托伐他汀,冠脉狭窄超过70%需支架植入。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
神经血管双重病变导致伤口难愈,常见足底压力性溃疡。清创后使用银离子敷料,严重感染需截肢。日常穿减压鞋,每日用镜子检查足底,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
血糖管理需饮食运动协同干预。每日主食选择糙米、燕麦等低GI食物,搭配深色蔬菜300g以上。运动推荐餐后1小时快走或游泳,避免空腹运动引发低血糖。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三项指标,每年全面体检筛查并发症。足部护理需保持干燥,修剪指甲避免弧形,发现红肿及时就医。
2019-01-08
2019-01-08
2019-01-08
2019-01-08
2019-01-08
2019-01-08
2019-01-08
2019-01-08
2019-01-08
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