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状主要由胰岛素过量、饮食不规律、肝肾功能异常、剧烈运动消耗、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引起。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剂量不当会导致血糖骤降。调整用药方案需严格监测血糖,短效胰岛素可改为速效型,口服药如格列本脲可替换为二甲双胍缓释片,同时随身携带葡萄糖片应急。
长时间空腹或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使血糖来源中断。建议定时进食,选择低GI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搭配坚果,两餐间补充香蕉或酸奶,避免单次大量摄入精制糖。
肝硬化、肾炎等疾病影响糖原储存与释放。需治疗原发病,肝功能异常者可采用高蛋白饮食配合支链氨基酸,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在0.6g/kg体重。
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加速葡萄糖消耗。运动前1小时应摄入30g碳水化合物,运动中每30分钟补充含糖运动饮料,耐力训练后及时食用碳水与蛋白质比例3:1的恢复餐。
β受体阻滞剂、奎宁等药物可能干扰糖代谢。使用这类药物时应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调整用药时间或改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磺胺类药物需与餐同服。
预防低血糖需建立个性化饮食方案,每日主食分5-6次摄入,运动前后做好血糖监测,合并慢性病患者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随身携带15-20g快速碳水食物应对突发症状,夜间床边放置果汁预防黎明现象。长期反复发作需排查胰岛素瘤等器质性疾病,血糖波动较大者可尝试连续血糖监测系统。
2024-12-27
2024-12-27
2024-12-27
2024-12-27
2024-12-27
2024-12-27
2024-12-27
2024-12-27
2024-12-27
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