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低血糖需及时补充糖分并调整饮食结构,关键措施包括定时监测血糖、优化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空腹运动、合理用药管理、随身携带应急食品。
频繁低血糖可能与胰岛素使用过量或降糖药作用叠加有关,建议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使用动态血糖仪可实时追踪波动,发现低于3.9mmol/L时立即口服15g葡萄糖片,15分钟后复测直至恢复正常。
采用少量多餐模式,每2-3小时进食一次复合碳水如燕麦粥、全麦面包。正餐搭配优质蛋白鱼肉、豆腐和膳食纤维西兰花、魔芋,延缓糖分吸收。避免单次大量摄入精制糖导致血糖骤升骤降。
餐后1小时进行低强度活动如太极拳、散步,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避免晨起空腹运动,随身携带果汁或蜂蜜以防突发低血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运动方案。
磺脲类降糖药易引发夜间低血糖,可调整为DPP-4抑制剂或SGLT-2抑制剂。胰岛素注射需精确计算剂量,避免大腿等吸收快的部位。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随身携带独立包装的葡萄糖凝胶、硬糖或小包装蜂蜜。制作急救卡注明用药信息和紧急联系人,糖尿病患者建议佩戴医疗警示手环。家庭成员需掌握胰高血糖素注射方法。
老年低血糖调理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每日保证130g以上碳水化合物摄入,适当增加核桃、亚麻籽等健康脂肪。每周3次抗阻训练增强肌肉储糖能力,睡眠时床头放置血糖仪和糖果。合并认知障碍者需专人看护,定期评估营养状况与用药安全性。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