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低血糖需及时补充糖分并调整饮食结构,长期管理需结合药物监测、运动干预、作息调整和定期检查。
突发低血糖时立即食用15-20克速效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片、果汁或蜂蜜。严重者需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避免意识模糊引发跌倒风险。随身携带糖果以备不时之需。
采用少量多餐模式,每日5-6餐,每餐搭配优质蛋白与复合碳水。推荐燕麦粥搭配水煮蛋、糙米饭配清蒸鱼,避免空腹摄入高GI水果。晚餐添加1份无糖酸奶预防夜间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胰岛素剂量,磺脲类药物可能需更换为格列奈类。使用动态血糖仪监测血糖波动,记录低血糖发生时间与诱因,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指标。
选择餐后1小时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避免清晨空腹锻炼,运动时携带血糖仪和饼干。游泳前需检测血糖值,低于5.6mmol/L应补充点心。
建立固定作息时间表,保证7小时连续睡眠。午睡不超过30分钟,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排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潜在病因。
老年低血糖调理需建立个性化营养方案,建议每日摄入不少于130克碳水化合物,分餐制中增加核桃、杏仁等坚果类食物。每周3次水中运动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居家配备紧急呼叫设备。定期与营养师沟通调整膳食结构,合并高血压者需注意钠钾平衡,通过持续血糖监测与生活方式干预降低并发症风险。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