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炎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物理化学刺激、代谢紊乱、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细菌、病毒或真菌侵入人体后会激活免疫系统,释放炎症介质导致红肿热痛。治疗需针对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或抗真菌药如氟康唑。局部感染可配合碘伏消毒,严重者需静脉给药。
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中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引发慢性炎症。常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缓解症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至关重要。
紫外线灼伤或接触强酸强碱会直接损伤细胞,触发炎症反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化学灼伤,烧伤部位涂抹磺胺嘧啶银乳膏。物理防护如穿戴手套、防晒衣能有效预防。
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引发痛风性关节炎。降尿酸药别嘌醇与非布司他可减少发作,急性期使用秋水仙碱止痛。每日饮水量需达2000ml以上促进排泄。
糖尿病患者的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表现为伤口难愈合。控制血糖需联合胰岛素与二甲双胍,局部使用生长因子凝胶促进创面修复。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指标。
日常增加三文鱼、蓝莓等抗炎食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或快走。保证7小时睡眠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长期吸烟饮酒者需逐步戒断。出现持续发热或关节变形应及时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排除系统性炎症疾病可能。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