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高嘌呤饮食、代谢异常、肾脏排泄障碍、药物或疾病影响。
部分人群存在先天性嘌呤代谢酶缺陷,如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症,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治疗需结合基因检测,采用别嘌醇等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同时限制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摄入。
长期摄入海鲜、红肉、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会使血尿酸水平升高。建议每日嘌呤摄入控制在150mg以下,多选择低脂乳制品、鸡蛋、新鲜蔬菜,烹饪方式以水煮或清蒸为主。
肥胖者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会抑制尿酸排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同样影响尿酸代谢。需通过减重5%-10%、补充维生素C500mg/日、增加全谷物摄入改善代谢功能。
慢性肾病或肾小管功能异常时,尿酸排泄效率下降30%-50%。可选用苯溴马隆促进排泄,配合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等损害肾功能的药物。
肿瘤溶解综合征、银屑病等疾病会导致细胞大量分解,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也可能引发尿酸升高。需治疗原发病,急性期可使用拉布立酶快速降尿酸,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
尿酸高人群需建立长期管理方案,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游泳或骑自行车,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痛风。饮食中可增加樱桃、芹菜籽等天然降尿酸食物,限制酒精摄入尤其啤酒。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60μmol/L以下可显著降低关节损伤风险。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时优先选择氯沙坦等兼具降尿酸作用的降压药物。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