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需根据品种特性选择春播或夏播,关键环节包括选种整地、科学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杂交品种,如郑单958、先玉335等耐旱抗病品种。土壤深耕25-30厘米,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复合肥40公斤作基肥。黏土地需掺沙改良,酸性土壤每亩撒生石灰50公斤调节pH值至6-7。
春玉米在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时播种,东北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华北地区4月中下旬。夏玉米需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抢墒播种,黄淮海地区最晚不迟于6月20日。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cm+窄行40cm可提高通风透光率。
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是关键需水期,土壤含水量低于60%时应及时灌溉。追肥分两次进行:拔节期亩施尿素15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可预防秃尖。
玉米螟可用5%甲维盐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大斑病发病初期喷施25%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锈病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间隔7-10天喷施2-3次。
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层时达到生理成熟,此时含水量约28%-32%。机械收获宜在籽粒含水量降至25%以下进行,人工收获可适当提前。收获后及时晾晒至含水量14%以下入库,采用循环风机干燥时温度不超过45℃。
种植过程中需注意轮作倒茬,避免连作导致土传病害加重。建议与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生长期配合中耕培土可增强抗倒伏能力,抽雄前人工去雄能减少养分消耗。储藏期间定期检查粮堆温湿度,发现霉变立即翻晒处理。鲜食玉米应在授粉后18-22天采收,此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采收后需冷链运输保持风味。
2024-10-19
2024-10-19
2024-10-19
2024-10-19
2024-10-19
2024-10-19
2024-10-19
2024-10-19
2024-10-19
202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