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油污可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分解、生物降解、机械打捞和高温焚烧五种方式处理。
利用吸油毡、活性炭等材料吸附油污,适合处理小范围浮油。吸油毡由聚丙烯纤维制成,吸油量可达自重20倍,使用后需集中焚烧处理。活性炭适用于吸附溶解态油污,每克活性炭可吸附0.3-0.5克油分,饱和后需更换。
喷洒分散剂或消油剂使油膜分解成微小颗粒,常用药剂包括核心xitong-7分散剂、海环牌消油剂等。需注意化学药剂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二次伤害,使用浓度需控制在0.5%-1.5%范围内。
投放石油降解菌如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等微生物制剂,适合处理长期油污污染。菌种在25-30℃环境下活性最佳,降解周期约15-30天,需配合增氧设备提高效率。
使用撇油器、收油船等设备直接回收浮油,大型收油船每小时可处理200立方米含油污水。打捞的油水混合物需经过油水分离器处理,分离效率可达95%以上。
对高浓度油污采用焚烧炉处理,燃烧温度需维持在800-1200℃。需配备尾气处理系统,二噁英排放浓度需低于0.1ngTEQ/m³标准。
日常维护可搭配使用天然吸附材料如椰子壳纤维、稻草捆等环保材料。处理过程中需穿戴防护装备避免皮肤接触油污,作业后需用乳化型洗手液彻底清洁。对于大面积油污泄漏应立即联系专业环保公司,同时在水域周围设置围油栏防止扩散。长期预防需定期检查输油管道,在港口区域配备自动吸油装置,建立油污应急处理预案。
2022-08-08
2022-08-08
2022-08-08
2022-08-08
2022-08-08
2022-08-08
2022-08-08
2022-08-08
2022-08-07
2022-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