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种植结果的关键在于品种选择、土壤改良、水肥管理、修剪控梢和病虫害防治。
不同荔枝品种结果特性差异显著,桂味、糯米糍等优质品种需7-8年挂果,妃子笑等早结品种3-4年可结果。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嫁接苗能缩短结果周期,避免实生苗需10年以上才结果的弊端。种植时配置10%的授粉树可提升坐果率,如黑叶荔枝作为授粉树与桂味混栽。
荔枝根系需疏松透气的微酸性土壤,pH值5.0-6.5最理想。定植前挖80cm深坑,底层铺秸秆改善排水,中层混入腐熟有机肥20kg/株,表层回填原土。成年树每年采果后沿树冠滴水线开沟,施入花生麸5kg/株配合微生物菌肥改良土质。
花芽分化期11-12月需控水20天促进成花,花期保持土壤湿润度60%。采用"三肥两水"原则:秋梢老熟后施高磷钾肥促花,谢花后补施复合肥保果,采果后重施有机肥恢复树势。滴灌系统配合水溶肥可提升肥料利用率30%。
采果后15天内完成修剪,疏除过密枝、下垂枝,保留30cm结果母枝。夏梢抽发时人工抹除或喷施多效唑控旺,减少营养消耗。环割主干1-2圈深达木质部可阻断养分回流促进开花,但弱树不宜采用。
蒂蛀虫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幼果期喷雾,霜疫霉病发病前喷代森锰锌预防。果实发育期套袋防虫鸟害,选择透光率15%的荔枝专用无纺布袋。释放平腹小蜂等天敌可生物防治蝽象。
日常管理中,5年生以下幼树每月施稀释10倍的腐熟花生麸水1次,配合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成年树采果后深翻土壤30cm并覆盖10cm厚稻壳保温保湿,冬季低温地区树干涂白防冻。果实膨大期保持每周2次滴灌,单次灌水量控制在20L/株,避免裂果。定植第3年起每年测量土壤EC值,超过1.2mS/cm时需淋洗盐分。
2021-04-27
2021-04-27
2021-04-27
2021-04-27
2021-04-27
2021-04-27
2021-04-27
2021-04-27
2021-04-27
2021-04-27